村子里有唱的,做生意的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长长的街道排满了摊位,有人说,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还多。
也确实是这样,卖衣服的来了两家,卖各种小食品的也不止一家,因此他们的小摊前不能说冷冷清清,也可以说生意不火爆。
而一直有人逗留的摊位是修鞋换拉锁的。其实他不是做买卖,而是属于耍手艺的了。好的鞋或者衣服稍微修理一下还能穿,这俭朴的习惯村里人一直没有丢掉,因此村里确实还需要这样的手艺人。
记得我第一次去县城买皮鞋,那钉铁鞋鱼的就在商场门口,他们看到买皮鞋的就招揽生意。我稀哩糊涂的就让一个钉鞋鱼儿的把鞋边钉满了,从此也恨透了那个行业的人。以后想起来也感觉确实穿了很多年,多花了钱多穿几年也是值得的。
现在看这个师傅,满脸的皱纹,粗大的手,换一道拉锁五块钱,轧一轧鞋也收费不高,倒生起了同情之心。
现在的年轻人不学这门手艺了,因为养不了家。假如这一茬的修鞋的去世了,这门手艺就绝迹了吗?
看着他忙碌的样子,我想一定会有人干的。需要就能存在下去。但愿我们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