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学是在青岛上的,记得有次放寒假回家,对面坐着四十岁左右的大叔,一看到学生气的我,便问:“在哪读书呢?”
“青岛”
“青岛挺好的,风景好,宜居”
“不好,凤太大了”
“你家哪里的?”
“陕北的”
“青岛的凤是无色的,你们那里的凤还是有色的呢!”
哈哈哈,大叔的话一下子就把我逗乐了。
回过头想想,初中那会,每逢春季,一上体育课,就像是吃土课,沙子打的脸疼,回到教室拿卫生纸擦脸,都是黑的,连鼻孔都是沙子。
到了午后,沙尘暴发出妖怪般的声音,在窗户外嘶吼,恨不得要掘地三尺。那时候,没有人愿意出门,如果不得已要逆风而行,你都能听到沙子打在衣服上的沙沙作响声。
那时候就在想,啥时候没有沙尘暴就好了,可是看着那一望无际的荒漠,凤夹着沙子说来就来,那就是我童年里沙尘暴的记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许是上了高中的时候,沙尘暴再也不怎么听说了,漫天的黄沙,微乎其微的可见度,这些字眼好像成了过去式,窗子上也不再总是落着一层擦不完的灰了!
这个时代,总有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负重前行着,那粗糙的皮肤下,细腻的人心。曾有一个报道,一大家子祖孙三代都是治沙人,这是什么样的信念和决心得以如此传承的!
我想是我们深爱的,这片厚重的土地,溶于血液,浓于岁月,生长,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