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为我们唱一支暮年的歌儿吧。
——冯骥才《老夫老妻》
《老夫老妻》:要唱一支暮年的歌,年近70的老夫老妻,自然成了故事的主角。
开篇就是“又吵架了”,嗯,平常夫妻,哪有不吵架的。
这两老夫妻,不管平时吵得如何热闹,最多不过两个小时就能恢复和好,好得像从没吵过架一样。他俩就像两杯水倒在一起,怎么也分不开。吵架就像在这水面上划道儿,无论划得多深,转眼连条痕迹也不会留下。
今天的架却打得空前厉害,起因,也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不过是老婆儿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抽烟把桌子弄得乱七八糟,还不愿意收拾。老婆儿自然唠唠叨叨,引发了老头儿的肝火……
话愈说愈狠,气越来越大,老头儿摔了茶缸,老婆儿气得要离婚,马上离婚。
怒火冲天的老头儿,夺门而出。
老婆儿呆站在空荡荡的屋里,由气到哭,由委屈到反省到回忆往昔的甜蜜到担心老头儿雪天气着出门会不会出啥意外……
人心都是肉做的,有感情基础懂得自省知道换位思考的两夫妻,吵架了才能和好。
老婆儿出门找老头儿,寻而不得,推门进屋,老头儿已经内疚地在屋里反省着,地上的瓷片扫净了,炉火也捅过了,屋里暖洋洋,收拾好了的桌面,摆着两杯茶……
老头儿的眼光,温顺、羞涩、发窘、歉意,全都有了。
老婆儿鼻子一酸,眼眶一热,啥也没说,赶紧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饭热菜,还煎上两个鸡蛋……
少年夫妻老来伴。晚年有个懂你惜你的伴,真可值千金。
小时候,觉得婚礼上含情脉脉的小夫妻,是幸福的。
现在才知道,那只不过是婚姻这条道上,万里长征的刚刚开始。
因个性的差异引发的矛盾,因生活习惯的不同引发的不适感,因双方父母或多或少的干预引发的战争,因谁为家付出得比较多比较少引发的心中不平,因孩子的教养问题引发的冲突,甚至因为职业发展钱够不够用买不买房买怎样的车过年上谁家去……如此这些种种考验,等着吧,没有几个人能逃得离。
除非在你选择伴侣的最初,你心里已经明镜般的知晓,自己的性格、三观,应当配什么样的对象。
不然,迟早要么忍,要么调整磨合,要么离。
能到近七十,无儿无女,还能如此为对方着想的夫妻,可敬可贵。
昨晚,忍不住唠叨在电脑前忙碌的老公早点睡,别把自己熬坏了。
他来一句,放心,你活到啥时候我活到啥时候,把你伺候走了,我再死。
这话不太吉利,却实在。
原本,我就喜欢实在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