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细分:工作好重要吗?

细分:工作好重要吗?

作者: 尝试新角度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17:44 被阅读0次

什么是好工作?

钱多,事少,离家近?

不,吴伯凡告诉我们,要选择那些具有“选择压”的工作,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塔勒布告诉我们你,要选择那些“反脆弱”的工作。

选择压,即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能提醒不断进步;反脆弱,即有不稳定,随时随地居安思危。

每天工作这么多,生活压力也不小,还要面临老板随时随地要炒鱿鱼的风险,也不稳定。典型,如这样则新闻:

高速公路收费将要采取ETC模式,多余的收费员将被下岗。一名36岁的工作人员哭喊说:自己的青春都献给收费站了,除了收费自己啥都不会,以后怎么活?!

收费员,虽然上班地点可能离家并不近,每天都需要坐班8小时左右,可也面临下岗风险。同样,即便是我们很多具有创意的工作,比如程序员,阿里巴巴的双11模块代码,79.34% 是智能生成的

所以,有时候不是不想给自己一点压力,而是时代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

怎么办了?

几百年前的缝衣针和现在的拉杆天线制作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阐述分工用了这样一个例子:制作一枚小小的缝衣针,一共需要18道工序。如果是一个工人制作,一天可能制作不了几枚。但是分工协作,每人负责几道工序,平均一人一天能制作4800枚。

现在的拉杆天线制作,由专业公司根据拉杆设计标准,将拉杆天线拆分为单节,再将每节的招标生产,最后再集合组装。这些公司,因为不断有各种单一需求,并且量比较大,不需要整体转换,因而也生活的不错。

产品因工序的细分,再由专业的分工,实现了产量几何倍级增长的奇迹;公司因负责专业的工序,加上信息整理需求,随时可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公司因产品工序细分实现灵活多变,具备反脆弱能力。人的能力也可通过细分,具备“反脆弱性”。

能力的细分受生产力和信息技术双重影响

古代的分工是士农工商,而现在士分行政变,事业编;农分花卉、蔬菜、瓜果等。这是原始的岗位分工逐步细化的过程;也是对能力专业要求,逐步细化的过程。

这其实是与生产力和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

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使得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而全球贸易的信息交换,使得生产力提高的生产的产品匹配到了需求。

信息技术革命,更是减少了信息交换的成本,使得更广泛的分工能够组织起来。这也是小厂能够生产天线的原因。

也因此,细分呈一种更深入的趋势。

时刻保持细分自己能力的状态

即便是公司如此细分,也面临倒闭的风险。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

由此看,与公司同存亡是不可能的。但按照经营公司的思路经营自己,让自己随时保持一种“细分能力的状态”,却是一种好的方法。

比如那名“啥都不会”的收费员。如果将自己的岗位能力细分,坚持微笑服务的时候,能够尝试通过观察司机表情,理解一下司机的心理,由此而来的察言观色能力,相信到一些销售推广岗位,还是非常不错的;点钱清帐的严谨作风,配合微笑服务练就的能力,在一些特殊护理、照顾等方面,还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在于能够主动将岗位需求分解,又能在不同的场合组合。

有分解,才能有效提高水平。《刻意练习》举例的钢琴练习,就分解成为很多步骤。正如李小龙说的,不怕练一万种招式的人,就怕将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人。有了这些步骤,才能短期迅速强化练习“一万遍”,实现量变到质变。

有组合,才能形成系统优势。要将一项技能练成顶尖的,实在太困难了。但如果有两项属于前20%的技能,并且能够组合起来,也非常厉害。艾伯特漫画大师,画漫画不是最好的,公司工作也不是最好的。但因为他既会画漫画,又懂公司政治,因而他的艾伯特漫画特别出名,名利双收。

对个人而言,当前工作好坏是已知条件,将来好坏则依靠现在的筹划。

对于未来一定要更好的人,现在的工作重要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分:工作好重要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ew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