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奢侈的事,就是谈谈心

最奢侈的事,就是谈谈心

作者: fln云水禅心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20:44 被阅读0次

    最近总是听人说起这句话:“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寓意是说: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好像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现代人的焦虑、社会的压力、和周围人的比较,让很多人不得不步伐越来越快的生活。

    于是,大家都成为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小能手,我们解决自己和他人的问题,生活就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再解决,我们没有时间,谈感受。

    有人会说,残酷的现实面前,谈感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是啊。

    但是,这也是一种选择。

    不管现实推动你走得多快,不代表你完全没有选择稍微放慢一些自己的步伐,留一点时间来感受自己,或者去感受自己身边那个亲爱的人,伴侣,孩子。

    不要总是把事情,放在你和另一个人之间。而是可以让感受、情绪、体验,在 你和另一个人之间流动起来。

    给感受一个可以流动的时间空间。这个是你可以觉察和选择的。

    在做作业的催促、练钢琴的催促、洗澡的催促之后,用一点点时间,将事情放在一边,摸摸孩子的背说,“今天你好像有点烦躁,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和伴侣聊完了紧锣密鼓焦头烂额的生活之后,有这样一刻,静静待着,感受对方的心跳和气息,然后对她(他)说:

    “好久没聊天了,最近你累吗?”

    可能你试过表达,但被对方筑起的围墙挡了回来;也可能是你其实根本不会表达感受,你只会借助事情去责备发泄。

    很多人,根本没有在关系里处理感受、表达感受、接纳感受的技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里,在他成长的最初,他的感受,就没有被人好好地处理过。

    一个说起来有点悲哀的认知误区就是:

    小孩子懂啥?

    实际上,小孩子什么都懂。

    他的潜意识就像海绵在捕捉所在环境里细枝末节秘而不宣的一切,融刻进自己的潜意识里,形成了人格,形成了模式。

    的确,在小孩子意识上还不懂,不会表达,脑袋里没有什么语言概念甚至还不会清楚说话的时候,有的东西就被固定了。

    比如感受模式。这种固定,不是经过意识固定的,所以后期,也不是经过意识就能改变。(所以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在对潜意识进行工作。)

    比如一个小男孩,被人打哭了,父母不是过去问你为什么哭,或者接纳他表达的这种委屈的感受,而是直接羞辱他说:都多大人了,给人打几下还哭,羞不羞?

    在这种养育下长大,以后,这个男孩潜意识可能就觉得,我不能软弱,我软弱是羞耻的——失败是羞耻的,悲伤是羞耻的,害怕是羞耻的等等。

    再比如,一个姐姐拿着自己的娃娃在玩过家家,弟弟看见了就要抢(孩子之前抢东西其实很寻常),姐姐死死抓着,弟弟抢不过来要打姐姐,姐姐也扬手也打弟弟……

    这个时候妈妈登场说,“你是姐姐,怎么连个破娃娃也不能让弟弟玩一下,这么小气!”说着把娃娃一把抓过来给了弟弟,姐姐眼眶泛泪,妈妈完全看不到。

    在这种养育下长大,以后,这个姐姐潜意识可能就觉得,我的感受表达出来也不会有人认同我,我的悲伤是不被看见和接纳的,我不重要,别人比我更重要。

    当然,还有很多的原生家庭,父母、祖辈也从来没有什么表达感受的对话和氛围,所以孩子在其中成长,也没有什么表达感受的语境。

    长大了,表达感受,也就成为了一种障碍。

    所以,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习惯把感受包装在事情里面。

    总是谈事情,不谈感受。

    牺牲、付出,然后站在道德高地,要求别人服从,赞赏,认同,或者不断为对方解决事情,以此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或者满足感,掌控感。

    这就是我们隐晦地处理感受的方式,隐含在事情和道德之中,扭曲而沉重。

    其实之前我的日子感觉也是安逸而有些浑噩的。特别是大宝小时候,经常带着她在外婆家住,不愁吃喝。每到大人出门回来,我就得在自己家里,没完没了的很多家务事做。大人因为工作原因,在家也是没事干,我俩新鲜不了几天就要开始小摩擦,关于孩子啊,关于家务啊关于亲戚朋友人情世故啊等,都没有了婚前的耐心和包容心。对待孩子也是老挑她毛病,不是吼叫就是唠叨,现在想想孩子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受小时候我对她的态度的影响。还好现在她还不到十一岁,还有补救的时机。以后尽量多改正自己的不足,耐下心来和家人和孩子多做沟通。

    很多读到中学出现了心理问题,因而不上学必须进行心理治疗的孩子,都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自己最亲爱的父母聊过任何一句感受性的话语。

    父母在很长的时间以来,开口说话的方式只有一种:你应该,你必须。

    在一些人的世界里,是真的没有人温柔关注地问一句——你觉得怎么样?你在想什么?烦恼什么?害怕什么?

    如果关系里连关于感受的对话都没有,这样的关系能满足什么人?

    嗯,也许就只能满足,“被物化”“去心灵”的人。

    说得残酷点,就是这个人作为人的思想灵魂性的一面,在关系里的另一个人面前是死的。

    剩下的,被对方看到的,这是这个人成为目标的一部分的功能性的一面。

    工具而已。没有生命的物体。

    生活里不谈感受,父母和孩子只谈学习以及学习的目标,夫妻之间只谈财务安排以及孩子,男女朋友之间或许好些,恋爱时我们会比较多的谈感受——但是生活中的长期亲密关系里,感受则越来越多地被扔到了一边。

    在这样的关系里,内心持久处在很不满足,很匮乏的状态。

    但在这样的关系里,人们还是携手完成了很多困难的目标的。

    比如升上最好的高中、钢琴八级、常春藤学府、买了三套房、升职加薪、维持着婚姻、每年度假、生二胎……

    既然关系里,那个人总是处理事情而不处理感受,假如你还想继续要这段关系的话,那么你需要去带动对方。

    鼓起勇气,去表达你的感受。

    儿时创伤会让你很畏惧,你害怕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得到的是无视和羞辱,嗯,但是你可以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你可以找咨询师,你可以学习,你可以的,你不是小时候那个无力的孩子了。

    你需要试试。

    跟对方说,我其实,不大开心,我其实,有点累,我其实,希望你抱抱我,听我说,五分钟的话。

    有人会说,很遗憾,我没法对我的另外一半说出这样的话了,以后也不会说。

    必须承认,很多人的关系的功能,只是为了满足安全感。

    在这个焦虑的社会里,搭着一个人一起过日子,就会没那么焦虑。

    扪心自问,我们最想要的关系是什么?

    在只能处理事情的关系里活,那叫生存。

    在能够处理你感受的关系,才叫生活。

    你想要机械的生存,还是“奢侈”地谈谈心的日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奢侈的事,就是谈谈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f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