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儿子唱歌,“一天一天快快过去,我在心里等着你”。我问,这是哪首歌啊?他仰起稚嫩的小脸,得意地告诉我,这是他自己编的。
看着他认真的表情,我一下好像回到了1990年,和他现在差不多的年纪,周边几个村庄的小学校举办歌咏比赛汇演,为了拿名次,白天上课,晚上练歌。那时候,好像没有累的感觉;那时候,好像一切都是美好,除了学习让人有少许忧虑;那时候,未来一片光明。
正当我陷入回忆时,儿子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是啊,不知不觉,三十年过去了,走过了少年,闯过了青年,步入了中年,一天一天就这么飞快地过去了,唯一不变的是心里的那份守候。我守候的是什么呢?心中那一份不可割舍的亲情,生离死别竟如此让人肝肠寸断;还有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生气也不改初心;更有友人和同事,他们也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份守候,也是一种追求,追求那傲立于天地之间的正气。“轻生死,重大义,是男儿本色”。试问,又有谁不害怕死呢,只不过一定有些事能让你超越恐惧,放下生死。
这是将近不惑之年对生死的认识,如果到了老年则不可避免会多一份担忧。然而,在青年人眼中是没有生死的,那是一个只讲义气的年纪,花儿一样的年代,这也许是《少年中国说》中那一份豪气,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说到这时,不禁想起陆游的《金刀错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诗句里,陆放翁五十岁仍是少年,那一份卫国保家、轻生死重大义的男儿本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论是天纵奇才,还是凡夫俗子,都改变不了青春逝去、人生凋谢,唯一可做的是留下一颗青春的心。电影《寻梦环游记》里对生死的理解,让人宽慰,“如果这个世界不再有人记得你,那么这个人就真正消失了”。
当你内心不再年轻,那么青春不再回来。心若年轻,青春永驻。
青春啊,人生中花儿一样怒放的年纪,如果你没盛开过,请不要放弃对青春的珍爱,终有一天会还你灿烂。
青春啊,人性中那一份真义气,如果你已心生倦怠,请留住这份真性情,终有一天会还你圆满人生。
青春啊,请你慢点走,我还要实现曾经的誓言,那一份割舍不掉的初心。
青春啊,请你慢点走,我还要绽放的人生,那一份不愿放弃的执着。
青春啊,请你慢点走,我还要留下活的记忆,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战斗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