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多少中国人,赚够了看大病的钱?

有多少中国人,赚够了看大病的钱?

作者: 何阳_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16:32 被阅读16次

年前,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朋友圈,引发了关于流感防治、医疗资源分配乃至患者尊严等问题的大讨论,也勾起了无数人的焦虑和担忧。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北京中产人士,然而,这样的身家在一场流感的袭击下也显得捉襟见肘。而没有相同财力的绝大多数普通人呢?

重大疾病就像随机摇号,谁也不知道哪天会摇到谁的头上。而它带来的灾难,不仅是肉体、精神上的,还有金钱上的。有多少人、多少家庭的积蓄足够抵御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支付重症监护病房一日千金的账单?如果积蓄不够,那该怎么办呢?

七百万人因病致贫

中国人的腰包虽然还不够鼓,但是医疗账单却已经叠了起来。2016 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总费用达到了 46344 亿元,平均下来大约每人花了 3351 元(个人支付占 70%)。考虑到同一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有1711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更是只有 10129 元),这个医疗支出的占比相当惊人。

高昂的医疗费用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肩上最沉重的负担之一。2016 年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的统计结果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占建档贫困户总数的42%,总共牵涉到七百多万人,而这还不包括那些虽然最终情况还不至于沦落到贫困的范畴、但也花掉了不少家底的人,也不包括连治疗的钱都没有的人。

2018 年 2 月 9 日,湖北荆州,一位85岁的老人在晒别人送来的衣服。老人全家四口人有三残,二儿子从小就患有血友病,一直无钱治疗 / 视觉中国

当一个家庭必须通过降低生活水平来支付医疗费用的时候,就认为该家庭发生了「灾难性卫生支出」。如何衡量灾难性卫生支出,不同国家地区均有不同的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当卫生支出超出了某段时期内家庭总消费的 40% 时,就认为发生了灾难性卫生支出。

全中国有多少人有自信不需要靠降低生活水平省钱看病,永远不需要面对这样的灾难性卫生支出?

根据 2008 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当将中国家庭按照收入分为五个层次的时候,最贫困组、次贫困组、一般组、次富裕组到最富裕组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比例分别为 15.8%,14.4%,12.8%,11.4%,10.7%,情况比越南还差。可见即便是富贵人家,也不见得能经得起病魔的折腾。

2017 年 12 月 26 日,天津。一位 8 岁女孩被确诊为恶性神经母细胞肿瘤,自患病以来,家里已经花费了 40 多万元,并欠下 20 多万元的外债。要治好这个病,后续治疗费用高达近 40 万 / 视觉中国

以这个冬季的热门话题流感为例,大家常常认为它只是感冒般的小病,但事实并非如此。在 2003-2012 年,中国的城市居民,每十万人中大约有 10 人会直接或间接死于流感。

除了致死率高外,流感住院的花销也很惊人。2013 年的一项回顾性调查显示,流感病人的平均住院花费达到了 9594 元,其中来自城市的病人平均要花掉 9436 元,农村患者平均要花掉 10287 元,分别占到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31% 和 113%。

一场流感,就可能会让农村人一年多的努力付诸东流。对于 60 岁以上的患者来说,流感更加凶险,产生的平均住院费用也翻倍增加。

2009 年 12 月 9 日,广州,殡仪馆工作人员将街边甲流患儿的尸体收拾后抬走 / 视觉中国

当然,尽管流感带来的经济损失惨重,但无论如何也无法跟因病致贫的大户肿瘤相比。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有几十个中国人新确诊患上肿瘤或者因肿瘤而死亡。

中国人就连肿瘤发病率都要比国际平均水平更高。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做的报告预计,到了 2030 年,中国将每年有 487 万癌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数达到 360 万。国家癌症中心于 2012~2014 年调查了 14594 名癌症患者,其中 77.6% 的人表示患病给家庭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2017 年 12 月 11 日,西安,俩兄弟得肝病一死一晚期,家里借了 30 多万负债累累 / 视觉中国

从费用上看,全国肿瘤患者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 24018 元,考虑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仅一次住院,则大致总体花费在 6-8 万左右,如果再考虑维持治疗期间的费用,那么癌症治疗花费将在 10 万左右,这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对于那些需要移植、并发感染的血液肿瘤病人来说,费用动辄可以超过一百万。

一寸光阴一寸金

提起巨额的医药费,就不得不提起扬名在外、让人闻风丧胆的重症监护室(ICU)。

顾名思义,重症监护室就是为重症病人特设的监护病房。它跟普通病房的主要区别就是拥有各种监护设备,能够时刻监护重症病人的病情变化,便于随时抢救。

在普通病房,可能医生护士一天只在查房的时候来看几次病人,而在 ICU,医生护士随时都守在监护设备边,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病人的心跳呼吸就会停止。

2018 年 2 月 15 日,济南。某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医护人员一大早忙碌着查房、处理医嘱、配液体、输液、给病人翻身、吸痰 / 视觉中国

中国ICU的起步相当晚,1982 年,协和医院才建立了全中国第一间 ICU,当时里面只有一张病床。由于建设要求和医治难度较高,此后 ICU 的发展速度并不如人意,直到 1989 年底,卫生部将「拥有 ICU 病房」定为三甲医院评选的硬性指标后,ICU 才在中国大地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

ICU 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就已经因为极其昂贵的收费而声名鹊起。根据    1989 年第四季度北京数家三甲医院的数据,当时普通住院病人的平均医疗花费是 1600 元左右,而住进 ICU 的病人的平均花费达到了 24524 元,是普通病人的 14 倍以上。

近三十年过去了,ICU 依然还是那么贵。根据 2011-2012 年北京 13 家顶级三甲医院的 ICU 住院数据,每位患者在 ICU 平均花掉了 9.7 万元,而如果加上他们在普通病房的花销,每个 ICU 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则达到了 14.6 万元。

2018 年 2 月 26 日,西安,24 岁的年轻爸爸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外看着早产的 4 胞胎女儿,高达 60 万元医疗费愁坏了全家 / 视觉中国

光从数额上看,ICU 确实昂贵,如果跟别的国家对比一下呢?每位患者在ICU的日均花销大约是 8000 元人民币,低于 2005 年美国的 3500 美元,高于 2012 年印度的 299 美元。

考虑到年份不同和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研究人员用人均 GDP 校正了这个数据,计算了每日 ICU 花销除以当年人均 GDP 的比例,结果美国是 8.1%,中国是 19.8%,而印度是 20.2%。也就是说,即使看起来费用没有美国高,但中印两国的 ICU 看病负荷,实际上却比美国重得多。

为什么住 ICU 会那么贵呢,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中国患者在入住 ICU 期间,有 42.2% 的费用花在药物上,有 20.1% 的费用花在了一次性医疗耗材上,另外,ICU 的花销里还有 15% 的实验室检查费用,但只有 8.7% 的医务人员的人工成本。

由于进口药品和耗材的效果明显优于国产,所以往往是重症病房的首选,但同时,进口的汇率及高昂的关税也让医疗费用成倍增长。ICU 的检查费用跟普通病房是一样的,但由于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所以做的检查多,相应费用就提高了。

2016 年 12 月 30 日,河南洛阳。20 岁少女患重病住 ICU 一年,欠费账单 100 多米长 / 视觉中国

当有人抱怨 ICU 的费用高昂的时候,往往会有人抛出「钱重要还是命重要,八千块买一天的命贵吗」的质疑。这样的质疑看似是在肯定医疗服务的价值,但其实很霸道,因为首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ICU 确实很贵,而且,八千块的钱中支付给医生的并不多,而是用来买药买耗材做检查的。

进入 ICU 的患者和家属,必须做好花光了钱、但依然人财两空的心理准备。

事实上,即便是在中国最好的医院,ICU 病人的死亡率也超过了 27%。如果刨去那些病情比较稳定、只是术后送 ICU 进行短时间观察的手术病人,那么 ICU 病人的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 40% 以上。

2017 年 12 月 25 日,青岛。守护在重症监护室外十几天的病人家属 / 视觉中国

在中国,那些最终死亡的病人的花销反而比幸存病人的还要高,这一点与美国正好相反。在美国,85% 以上的中大型医院在 ICU 设有临终关怀病区,这些接受临终关怀的重症病人只接受简单的、减轻痛苦的治疗,希望在安详的状态下离世,因此费用不会很高、住院时间也较短。而相对来说,中国 ICU 患者相对来说会在无望的情况下坚持更久,他们对治疗和抢救的需求更高,因而花费更大。

没钱怎么办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全家卖房筹集医疗资金的选择并不罕见。但是,全国家庭自有住房套数平均只有 1.044 套,并没有多余的住房可以卖,更不要说农村家庭的住房还有 85.62% 属于难以变现的自建住房。换句话说,卖房已经是大多数人筹钱治病的终极手段,但即便如此,也依然不能保证够用。

2013 年 4 月 7 日,西安。55 岁的父亲患了肝癌晚期,儿子白天则忙于卖房为父亲救命。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新闻中的儿子 / 视觉中国

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医保又能帮到多少呢?2012 年开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陆续在各地启动,作为对普通医保的补充。然而,由于目前政策的不完善不成熟,大病医保尚没能如预期一般解决居民因病致贫的问题。

首先,大病医保对「大病」的界定至今还有很多争议。广东省 2017~2018 年实行 24 种重大疾病的保障政策,但如果患的大病不在这份目录里,就报销无望。

有些省市则按照医疗费用的数额来确定是否大病,这样的规定对那些疑难杂症患者更好,但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举个例子,假如「大病」的定义是住院花费 3 万以上,那些原本 2 万元可以治好的病人可能会为了追求更高的报销比例而过度医疗。

另外,很多省市的大病医保都设置了报销的封顶上限。比如西藏最高报销 14  万,重庆最高报销 20 万等。然而,很多学者都进行过测算,认为就算不设封顶线,也不会对医保基金带来太多负担,因为患大病的人毕竟是少数。

再者,大病医保的报销目录跟普通医保大同小异,除了少部分地区为大病医保单独设置了特殊药品目录外,在大部分地区,很多昂贵的肿瘤靶向药物、高级的抗生素依然需要自费购买。

2017 年 4 月 25 日,青岛。罕见病宝宝住院上百次,去世前母亲曾呼吁让救命药可以纳入医保 / 视觉中国

虽然大病医保号称报销比例不低于 50%,但实际操作时,病人需要自费承担的医疗费用往往还是会超过这个比例。以湛江为例,这是全国大病医保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城市之一,2013 年,全市共有 5638 人享受大病医保待遇,共报销 1476 万元,人均也只有 2600 元。

有人说,既然普通医保和大病医保无能为力,那为什么不提前买商业保险呢?还有人振振有词地指责同胞——自己不买商业保险,自己不努力,还怪医保不行。

但其实,赔付金额较高的商业保险,对大部分中国人只是一种奢望。按照目前主流的保险价格,50 岁的人想要买重大疾病商业保险的话,一年的保费要三千元以上,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想给一家几口都买上商业医保是不可能的。加上大部分人对各类医保的保障范围、力度都糊里糊涂,根本也没想过要去买额外的医保。

2017 年 8 月 9 日,南昌。从江西各地过来的癌症病人家属,为了节省伙食费,在这个简陋的厨房里住房烧菜 / 视觉中国

花光积蓄卖房卖车之后,医保报不了的部分,患者和家属要从哪里筹钱?

答案是借债看病。2010 年出版的《中国中低收入群体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研究》中提到,对城市家庭来说,自付的医疗费用中,有 8.9% 需要靠借债弥补;而对于农村家庭,则高达 20% 的费用需要借债才能筹集到。

等可以借的钱都借完了之后,慈善救助便是很多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虽然近年来网络捐赠弄得红红火火,但与庞大的医疗负担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

2017 年 5 月 3 日,青岛。夫妻蜗居楼宇夹缝 37 年,患上尿毒症的病妻不敢花好心人送来的捐款 / 视觉中国

卫计委负责人曾于去年 6 月召开的全国扶贫与健康会议上做出承诺,保证将在 2020 年时确保每个重病患者都能够得到合适的治疗,但这个承诺显然不足以让所有人安心。

对于一时半会发不了财的普通人来说,要怎么样才能抵御高昂医疗费用带来的风险呢?答案很老土,爱惜身体,勤加锻炼,有不适及早就医,有闲钱的可以再买点赔付额度高一些的商业保险。实在没办法,就祈祷噩运不要降临到自己和家人的头上。

相关文章

  • 有多少中国人,赚够了看大病的钱?

    年前,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朋友圈,引发了关于流感防治、医疗资源分配乃至患者尊严等问题的大讨论,也勾起了无数...

  • 咬文嚼字826《够③:赚够了》

    【字句】够,够了?钱赚够了,这可能吗? 【行文】常有耳闻,世界上钱是赚不完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钱赚够了应该知足了...

  • 不要急着要赚多少钱,先培福,福报有了,钱就有了!

    不要急着要赚多少钱,先培福,福报有了,钱就有了! 不要急着要赚多少钱和现在要拥有多少钱,先培福,福报有了,钱就有了...

  • 想要的生活

    想要的生活 “等我赚够了钱后,我要去过想要的生活。” “怎么样才算赚够了钱呢?” “最少要有一百万吧!” “那什么...

  • 别把日子过得太穷

    等我有钱。 “等我赚够了钱,我就环游世界。” “等我赚够了钱,我就去享尽繁华。” 你身边肯定有无数人这样许愿! 我...

  • 很多事,经不起等待

    还年轻的时候, 你想着, 等赚够了钱再去陪爸妈; 等你真正觉得赚够了钱, 爸妈已经走不到远方, 也吃不动山珍海味了...

  • 很多事,经不起等待

    还年轻的时候, 你想着, 等赚够了钱再去陪爸妈; 等你真正觉得赚够了钱, 爸妈已经走不到远方, 也吃不动山珍海味了...

  • 人生短暂,经不起等待

    还年轻的时候, 你想着, 等赚够了钱再去陪爸妈; 等你真正觉得赚够了钱, 爸妈已经走不到远方, 也吃不动山珍海味了...

  • 等待!等待?(原创)

    还年轻的时候, 你想着, 等赚够了钱再去陪爸妈; 等你真正觉得赚够了钱, 爸妈已经走不到远方, 也吃不动山珍海味了...

  • 谈谈睡前收入

    我们 每小时多少钱 每天赚多少钱 每月赚多少钱 每年赚多少钱 所以这些,都是睡前收入。 睡前收入通常是以时间为收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多少中国人,赚够了看大病的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hy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