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化错生智慧,人生亦如此

化错生智慧,人生亦如此

作者: 阜欣谢健 | 来源:发表于2024-02-11 18:41 被阅读0次

化错生智慧,人生亦如此

读《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有感

初次接触华应龙老师源于同事的介绍,他在读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后来有幸在德州听过一次华老师的课,说实话课的内容不记得是什么了,但是只觉得听了华老师的课和简短的讲座特别激动,因为华老师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老师们不断学习,研磨课堂,成为最好的自己。华老师不同于其他的专家老师,非常的平易近人,最后甚至还加了华老师的微信,收到了华老师的鼓励。

当时的我正处在一个尴尬的时段,刚上班的时候教的语文,说实话对于语文课堂,自我感觉还是有些想法或者有新意的做法,所以自己对当时的语文课堂还是比较满意的,后来回归了本行——数学,忽然迷茫了。对于数学课堂、知识、教学、学生都感觉陌生,课堂语言极其匮乏,和孩子除了做题就是做题,虽然我很喜欢数学,但是我的孩子们是不喜欢的,我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喜欢数学,更不要说在喜欢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了。

除了教学,还有当时的生活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刚升格成为妈妈,还没有胜任妈妈这个角色,公公婆婆又相继患病,生活和工作可以说是一团糟。

这时候特别想到如何提升自己,曾经和当时的领导也反映过这个问题,领导还是很理解我的,他告诉我:“你需要出去学习,只有见识到了名师大家的课堂,你才能有提升,但是你现在在农村教学,这种机会是很少的。”听了他的话若有所思,一方面内心特别感谢领导能直接告诉我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觉得自己也该做出改变了。没有机会出去学习,那就从读书开始吧。随即就买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说实话当时看了华老师的书,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因为不同于那些读不懂的理论书籍,华老师的书就是实实在在课堂上的故事、反思和自己的感悟。

读完华老师的书,萌生了一个想法:想从一年级带一批学生。也和领导反应了,领导告诉我想法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现实也不太能实现。为什么有了这样的想法呢?那几年只在六年级带着,虽然自己也基本知道小学的数学知识体系,但是,很多六年级的问题都是遗留问题,很多考试不及格的孩子如果在之前好好学的话,学习数学还是有机会的。

所以人啊,一定要有梦想,机缘巧合下这个想法就实现了。

现在这批学生是自己从一年级带上来的,最起码在数学学习方面,每个孩子不能说达到最好的水平,最起码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这里面得益于领导的培养、名师的培养,最重点的还有华应龙老师化错教育理念的引领。

学校领导一直领着我们在探索逆向教学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研究,现在又在做关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关于逆向教学和大单元教学说实话理论性太强,对于我一线教师来说其实是有难度的,接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个过程中,“化错教育”给我做了补充。像前面提到的“化错教育”不同于其他理论那样高深,可以直接辅助课堂教学,改变我的教学观念和思路,其实现在也明白了,“化错教育”就是大单元教学,就是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一开始的时候,我试着让学生多说,我少说,对于重难点也是让学生反复叙述,慢慢的发现课堂上学生“说”数学的技能提升了,就像课标中的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会”中:能用数学语言描绘现实世界。后来又反复的阅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每一次阅读都有每一次的感受,越读越发现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的溃泛,越读越发现自己还需要提升,后来在张海霞老师的引领下开始读一下数学教学类的书籍,让我对数学教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升。在闫书英老师的阅读引领下坚持每天读书,让我对课堂、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和理解。生活中、工作中的烦恼不再那么重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喜欢的课堂上,放在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生活和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生活过的如意了,工作就会更加顺畅。

去年再一次有幸听了华应龙老师的一堂课,还带着《我就是数学》让华老师签了名,想起来像追星一样,但是我不觉得夸张,因为我渴望在数学教学上自己能有所收获,我愿意我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在我这里得到不一样的发展,能够自信的、欢喜的学习数学。

现在再来看“化错教育”,我发现华老师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思考的问题所在,让学生实现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学生自发的过程,是在鼓励和尊重当中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们非但不感觉有压力,并且还能积极思考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中,如果学生出现错误就会得到批评,很少思考他的原因,就像华老师说的“明白人明白的道理是一样的,不明白的人却各有各的困惑。当我们不赞同别人的观点时,不见得是别人错了,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沟通,可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对方,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人家的角度去思考,等等。”课堂是允许孩子们出错的地方,出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没有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改正错误。所以当面对学生犯错的时候,不要着急,等一等、放一放,让孩子说一说,老师好好的听一听。你会发现:咦,这家伙真有想法!当你用这种心态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可能孩子的信心和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他可能会更加喜欢数学,喜欢老师了。

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化错教育”不仅能指导数学教学,而且还能影响我的人生观。课堂中学生的“出错”现象,不就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更多“麻烦事”嘛?说实话我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有时候处理生活问题让我很是头疼,现在想来一切顺其自然,“麻烦”肯定是有各自麻烦的原因,有些问题我们阻止不了也改变不了,我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善待一切,大智若愚。就像小时候爸爸经常和我唠叨一句“吃亏是福”啊,是啊,人生总是公平的,你对待别人善良,你收获的就是善良;你对待人刻薄,收获就是刻薄。哪怕你感到我一直很善良啊,为什么没有得到回报呢?不要着急,还是那句话,人生是公平的,早晚你攒的福报会来的。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不着急、不焦虑,一切都刚刚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关文章

  • 人生亦如此

    ꫛꫀꪝ❥ ╰━黄海丽 ━╯ ┊┊┊ ┊┊ ┊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喜我者❗️我惜之❗️嫌我...

  • 人生亦如此

    愿余生如今日晨光灿烂!

  • 人生亦如此

    白日做梦 曾梦见他 他和她 在一起 曾以为无所谓 却发现 心已碎 爱已生恨 你已离开 曾白日做梦 到现在已成梦 人...

  • 人生亦如此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

  • 人生亦如此

    想起小时候某天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我读二年级,六岁。 我爸是老师,特别喜欢对我们兄妹进行早教。我五岁就上学了,这在...

  • 学习知识,参悟智慧,那些月光。

    学习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参悟智慧。 优秀的企业从来不会故步自封,人生亦如此。 逆水行舟...

  • 赌局,人生亦如此

    穷人缺钱,对钱的过分关注,往往会失去钱以外的事情! 我们想要的不止解决温饱问题,如果你有梦想就别放弃它,便不是穷人...

  • 人生轨迹亦如此

  • 笔记‖忽然发现。

    忽然发现,风如此,雨如此,人生亦如此。 但愿,但愿,但愿。

  • 孰能生巧,亦能生错

    熟能生错这事儿说起来挺羞愧。因为这暴露了一部分性格,就是自信过了头。咳咳…… 昨天花了一个半小时做出来的公众号内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化错生智慧,人生亦如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ld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