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81005 游戏先于文明!中央美院“首届功能与艺术游戏展”有感

181005 游戏先于文明!中央美院“首届功能与艺术游戏展”有感

作者: 2049苏老联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3:51 被阅读17次

【2049老联命题】文明在游戏中诞生,游戏是文化的表达方式,无论是远古的仪式、思想者的争鸣、艺术的诞生、技术的革新、城市和建筑的营造等,无不折射人类伟大的游戏精神。功能与艺术游戏的开发、普及和推广,正是对游戏本质精神的回归。

2018年10月5日,参观了首届功能与艺术游戏大展,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联合发起的一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艺术基金共同支持,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筹划及承办。本次展览是国内首次将游戏作为艺术作品引入国家级美术馆。

活动以“重识游戏”为主题,探讨游戏与艺术、教育、医疗等社会科学的结合,旨在深度挖掘游戏的功能价值、文化内涵,探索数字娱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此次展览是电子游戏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以艺术展览的方式呼吁:电子游戏回归其本应之正途——寓教于乐。

比如,腾讯功能游戏《子曰诗云》,帮助孩子有效理解中华文字诗词的意境,促进孩子中文能力的提升。《尼山萨满》让即将消失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存留。《榫接卯和》让榫卯的智慧在移动端上得以普及和传承。《折扇》让人在游戏中感受工艺的魅力。

据说现在中国功能游戏发展状态与1999年国外刚起步时很相近,大众对游戏认知并不全面,大家需要一个契机,去看到游戏更好的一面。因为:人不仅是经济的人、理性的人、劳动的人、制造的人、符号的人······,从最根本上讲,人还是”游戏的人”,因为,游戏先于文明。

荷兰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化学家,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文化中的游戏成分的研究》研究了游戏在人类进化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游戏是文化本质的、固有的、不可或缺的、决非偶然的成分。旗帜鲜明的断言:文明在游戏中诞生,并且以游戏的面目出现。

游戏先于文明;游戏在于教育。“尧造围棋,以教子朱丹”,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在根本上是解放人心灵的手段,是使人走向完整的人的必要方式。席勒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

于光远先生有言“人之初,性本玩”,他还曾应某娱乐单位之约写了一幅题词:“玩是人生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

作为中国休闲学开创者,他提出“论普遍有闲的社会”可谓开创意产业的中国先声。

于老论述休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时指出:“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并行发展的。”强调:“休闲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它是人的行为,是可以自我做主的。”要知道,这种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本身才是支撑“双创”的前提。

于老认为,“发展休闲产业就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行为或者经济行为,而且更能对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保障,对增强人的创造能力提供社会支持条件。”并广泛涉猎玩学、竞赛论、旅游经济、休闲项目创新等问题,为人们享受普遍有闲的生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新思想、新观念。

总之,人类沿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前行,但探索与发现智慧奥秘的不懈追求是共同的。爱智慧的本能,驱使人类在游戏般的行为中,发展了最初的教育活动、知识积累、艺术技巧,推动了技术、制度和文化的进步。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深刻体会在全社会大力发展创意经济的本义。

文明在游戏中诞生,游戏是文化的表达方式,无论是远古的仪式、思想者的争鸣、艺术的诞生、技术的革新、城市和建筑的营造等,无不折射人类伟大的游戏精神。

功能与艺术游戏的开发、普及和推广,正是对游戏本质精神的回归——而游戏的本质精神是正是创意精神的根本!

2004年,在推动“创意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期间,曾到还保留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职务的于光远先生家里做演示汇报,老人听完高喊“创意万岁!”

2005年7月3日,在于光远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我有幸代表团队,向这位九十高龄的创意阶级老前辈表示崇高敬意!

玩学是大学问,“玩”好学习,天天向上!

苏彤记于2018年10月5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1005 游戏先于文明!中央美院“首届功能与艺术游戏展”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lk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