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挑战“2023年每周发布1篇文章”的目标,同时,也在挑战“5月1日前在拆书帮公众号上发布5篇文章”的目标。第2个目标是从第1个目标衍生出来的,为了更好地实现第1个目标。当然,2个目标有着不同的难度,1个考验的是持续性,另外1个还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上周六参加露珍“《只管去做》手把手教你做年度计划”的拆书课,我就一直在想,如何实现“5月1日前在拆书帮公众号上发布5篇文章”的目标。
从目前的时间、机会窗口和交付质量来看,要达成这个目标非常有挑战。
首先从时间看,我每周可以利用的时间非常有限,能很确定地用于写作的时间大约6个小时,基本上都需要我早上5点起床,才能挤出这些时间。我也不敢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塞得太满,搞得自己太紧张,无法享受写作本身的快感和达到通过写作进行深度思考的目的。
但是,从这周的执行情况看,我6个小时的时间都无法保证。本来计划着周二到周四的早上都起床写作,但是周二和周三都没起来。周二早上比较冷,我也没有强行设置闹钟,起床的时候,差不多7点了,没有时间写作。周二晚上公司系统上线搞到9点多,接着开了一个分舵运营会议,回到家快11点了。本来应该尽快睡觉,我还作死地刷了一会短视频。周三也起不来,早上还送老婆出差,没有时间写作。今天早上算是我给自己设置的最后交稿时间,有了一点压力,我早上6点半就起来了。期盼着,这上班前的一个小时能写点像样的东西出来,先完成“2023年每周发布1篇文章”的目标。
比较幸运的是,上周和这周一我多写了点内容:
- 周四晚上送孩子上学,我在学校边上找了一个书店,写了“如何让价值在分舵中流动起来?”的一些想法;
- 周五晚上参加锋哥的工作坊,一边听工作坊,一边写了“重构失败”;
- 周一晚上看《成事的时间管理》,写了“我和写作目标死磕的那些日子”。
今天早上,从头写一篇达到发布质量要求的文章,几乎不太可能,除非我放自己水,这是我不愿意做的。经过我对自己写作的观察,发现要达到发布质量要求,基本上要经过3次打磨:
- 第1次完成一些写作素材的初稿写作;
- 第2次组合这些初稿、修正错别字、删除多余的废话和理顺语句;
- 第3次突出文章主旨和重构标题。
所以,上周和这周一的工作算是完成了第1次的工作。今天早上组合了初稿,还未完成修订的工作。今天晚上还要参加拆书活动,修订工作只能放到工作休息的时候来完成了。
初稿和修改再说说机会窗口。在拆书帮公众号发布文章,每个月有2次机会。所以,当下看,还剩5次机会。但是,要每一篇都达到编辑的要求,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看失败的几率很高。但是,目标定了就要想办法实现。于是,我咨询了公众号的编辑娘娘,公众号是否接受自选书籍的拆书稿投稿。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我的机会窗口一下子多了4个,算是判了个缓刑。
不过,现在最不确定的是“如何让我的文章到达拆书帮公众号发布的标准”。从1月14日定下周更的目标以来,我已经完成4篇文章的写作,1个月过去了,已经错过了1个发布文章的机会窗口。当然,我也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感觉。我清楚地知道,完成年度周更的目标,努力一下还是可以做到的。至于在拆书帮公众号上发布文章,还在摸索中。
在这发布文章的1个月里,我一点点找到了自己写作的节奏和感觉:
- 像我在上文总结的,每写成1篇文章,需要3次左右的打磨。
- 大约写到1000字左右的时候,我会有疲劳感。如果人比较疲劳,见好就收会比较好。状态好的话,也要起身休息一下为好。
- 写到一半的文章,再次启动比较困难。
- 写过的文章,现在找到了修改错别字和删除废话的感觉。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再次进入写作状态的方法,大约用时5分钟左右,目标明确,就是修改错别字和删除废话,也不追求尽善尽美,快速地做一遍,然后,用git做一次存档。这样做,会快速地建立起成就感。心也会比较沉静;
- 坐下来写,哪怕就是一个200、300字的豆腐块,总有1、2个豆腐块写得比较有感觉,因此多写一点,或者是写得流畅一些,以后可以拿来组合使用;
- 有的时候,1块200、300字的豆腐块会引发1大篇文章出来,例如,这篇文章,我本来是想基于上周五“重构失败”练习的文字拓展拓展,结果,它慢慢地有了自己的生命力,让我反思了一下,我努力达成目标的过程。
如何保障写作的时间?如何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窗口?如何提高文章交付的质量?写作过程中,障碍一个个的冒出来,又被我一个个清除。我有了一点点的进步,不过,还需要进一步摸索。最后呼应一下标题,纪念这段与写作相爱相杀的日子:
我爱写作,因为我可以看到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害怕写作,因为它也一点点地磨炼我;
我爱写作,因为我想把心里的絮絮叨叨表达出来;
我害怕写作,因为它让我原形毕露;
我爱写作,爱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爱这种披荆斩棘的感觉,当然,我也希望有读者喜欢我的文字,愿意与我交流,共同成长。
心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