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说过“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的人,一个曾经被作为“叛逆”形象代言人的韩寒,现在,跟一位语重心长的长者一般,告诉你现在的应试教育不错,你需要学习!
是世道变化太快,还是人变化太快。曾经的叛逆少年韩寒是要再一次中年叛逆,和你谈一谈被他曾经揉碎的普世教育观?
你拼了命的努力,最后不还是这样?
韩寒的这篇文章归根到底写的很诚恳,所以即便当年推崇他的尾随者们也没有跳出来指责他的叛离。很多人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是,韩寒是在反思和改变,少年情怀最终还是要变成中年的成长。
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人家起跑的时候就有涡轮增压,你一直在自然吸气。你要突破自身就要付出比现在大的多的努力与运气。
这样的口吻,让韩寒像一个成功学大师!
你拼了命的努力,最后不还是这样?韩寒说中国当下的教育制度在维系最大化的效率和公平方面比你想象的要好。目前,相比较美国、英国,中国人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依然大的多。
美国方面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社会阶级的流动性很小,也就是意味着要在美国这样阶级固化的国家改变自己的阶层更加是不可能的。
在美国,白人主要占据金融,军工以及所有行业的高端位置,还有绝大部分的资本家是白人。黑人是唱歌,篮球等,巴基斯坦印度人开出租。中国人三把刀,剪刀,菜刀,剃头刀。黑人在社会的中层(因为他们人口多,选票多),黄种人在各行各业的下层。
你拼了命的努力,最后不还是这样?在中国,现在还处在可以通过拼命努力去改变自己阶层的大社会背景下:繁荣的经济、巨大的社会变革、狂热的消费主义.....
作为社会主力军的80、90后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变革的年代,下海、股市、楼市、互联网、自媒体红利期。
大多数的他们都很努力迎合社会发展。一路走来,读书、考试、求职、工作、家庭,他们经历了多少努力着的日日夜夜。
就像60、70年代的美国,那时候的人都有一个美国梦,他们想要在郊区有一套房子,买新款的汽车,杨一对儿女和一只狗。现在的80、90后也有这样一个“中国梦”,对物质的追求,消费的向往摆在他们的面前,机遇、压力、变革让这一代的社会焦虑已经摆在台面上公开讨论,“丧”“中年危机”“油腻”“中产”“精致女孩”“90后脱发”等成为了去年最热门的话题。
你拼了命的努力,最后不还是这样?随之而来的鸡汤文不断,《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人为什么要努力》《别人比你优秀,但是还比你努力》类似鸡汤文也是一篇篇的砸来,人们逼迫自己去努力,强迫自己每周读一本书,让加班成为常态,毕竟20几岁的你,不往死里整,怎么能逼出优秀的自己?!然而,你发现即便得到成功学大师们的亲授,你的生活依旧没有改变,然后,《我听过很多道理,最后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一生之类》另式鸡汤文开始大热。
于是,很多人出现了努力焦虑症:别人在加班,你没有,你开始坐立不安;和朋友多聊会天,自责得要命;晚上多看了会电视,简直是在堕落......你似乎能感觉到你的对手在看书,你的仇人在磨刀,你的闺蜜在减肥,隔壁老王在练腰,全民努力的年代,你连着吃口饭的时间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这时候,你发现努力本身变成了目标,每天逼自己看书,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每天迟迟不肯下班,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努力过了。其实,为了努力而努力的过程,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给自己一个还在进步的假象!
你拼了命的努力,最后不还是这样?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刚进入职场,满腔的热血激情,挑灯熬夜的加班做方案。你很鄙夷那些职场老油条,那种挥霍青春浪费生命的事,在你看来这是你一辈子都不会做的事。
然后,两年后、三年后,你开始理解那些整日里在办公室玩着游戏听着歌的哥们。确实,很多事,不是你努力就可以达到的。
你拼了命的努力,为了写个方案写的脑袋都要挠破了,当你战战兢兢交到领导面前的时候,他告诉你你根本没用心;当你鞍前马后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发现他们在背后议论你的傻气;当你快被工作压的喘不过气,上司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能力不够……
看着比你晚来公司的小伙子成了你的主管,看着隔壁桌的小姑娘,拿着这么2、3000的工资却背着爱马仕的包包,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有意义,你开始更加焦虑......
无数个失眠的夜,你思考为什么你的努力没有回报?其实,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努力使错了方向?
你拼了命的努力,最后不还是这样?其实,现在无论是教育制度还是职场工作,都是有缺陷的合理存在。在你焦虑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韩寒说的,通过教育可以大致改变命运和阶层的窗口期还在,努力去抓住改变命运的窗口期,现在还来得及。
成功是努力对了方向后的持续努力,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用错了劲,即便再努力,再感动自己也得不到你想要的成功。
在努力的道路上,努力不应该成为目标本身,你只是清晰的制定好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和坚持走下去的信心才能走的更远,否则没有方向的努力只会原地打转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