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第二战 关市之战
马邑之战后五年,汉武帝终于决定主动出击匈奴。
这一次他做了如此部署。
卫青带兵一万出上谷,公孙敖带兵一万出代郡,李广带兵一万出雁门,公孙贺带兵一万出云中。
现在看看汉武帝这次战略安排很有点冒失。马邑之战,匈奴单于轻易就集结了十万骑兵,在以往匈奴犯境劫掠时动不动就是三万骑兵。
而汉朝这边虽然总兵力四万,但是每路只有一万,并且过于分散,说是四路,不过可以看做两路。
卫青出上谷在战线最东,离卫青最近的是公孙敖军,出代郡。两军平行距离大概150公里左右,算是东路。公孙贺出云中,在战线最西,李广出雁门,在公孙贺东边平行也有几百公里,勉强算西路。
汉军出击,去了匈奴人的地盘,匈奴也有斥候探马之类,不可能不知道。匈奴人聚集起相当的兵力来抵御也是必然,正常情况下匈奴不会出兵少于四万,应该更多。
汉军四万各分散一处距离又远,并且异地作战环境道路不熟,匈奴人擅长游击战,汉军很容易被包围,各个击破。
于是,出现这样的战况,
公孙贺在草原沙漠上迷路了。
李广被优势敌人包围,士兵损失惨重(史记说李广夺取匈奴马匹逃回来后遇到他的余军,汉书说他亡失多,即自己军队死伤比敌人多),李广本人受伤被俘。
公孙敖也被包围,更惨,一万骑兵战死七千。
卫青绕道敌后的茏城,砍了八百个匈奴脑袋回来。
这一战最高统帅汉武帝,没有主将。各路将军各自为战。
以下是我推测的战场情况。
公孙贺也许迷路了,也许是匈奴人故意躲着他,不去管他,让他在沙漠里转圈却找不到人。
李广这一路分担了该去攻击公孙贺的匈奴军队,一万汉军对最少两万匈奴控弦之士,一个打两个。
公孙敖这边也是那样的情况,最少有一万该去阻击卫青的匈奴兵没找到卫青部队,也就与阻击公孙敖的匈奴兵合兵,公孙敖也是最少一万打二万。可以猜想公孙敖被匈奴围着痛殴的时候多希望一彪人马突然飞驰而来,边射杀匈奴边喊:“公孙将军休慌,俺来救你!”就像当年他救卫青时那样,可惜,没盼来。
卫青去哪了呢,卫青绕开来阻击他的匈奴军队去了茏城。趁着公孙敖吸引了匈奴主力军死磕的时候在匈奴后院烧了一把火,砍了八百个脑袋,一战成名。公孙敖却结结实实给卫青当了一次垫脚石。
不过卫青一万骑兵绕道敌后居然没被发现,这就有点厉害了,莫非也是“率八百精骑离军赴利?”悄悄的进去,打枪的不要?
这次战役,汉军李广公孙敖的军队以少敌多,与匈奴死磕中不知斩敌多少,但是肯定是损失大于敌军。这次战役总体上来看还是损失不小,最少损失一万多人马。(虽然打到了茏城在心理上给了匈奴一击),然而这是明显战略有问题造成的失利,该有谁来负责这次损失呢。
反正不能是汉武帝。
至于李广公孙敖,人家刀笔吏们才不管你一万打几万,一个打几个,反正你的战损大于斩获,没有虽败犹荣的说法。于是李广公孙敖按罪当斩,花钱赎罪。
这是李广第二战。从此以后汉武帝再也不这么分散用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