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Q需要一个在职证明,某网站认证需要。她让先生的助理打印了一份,敲上了公司公章。Q是个自由职业者,没有单位。
Q瞄了一下在职证明,小助理打印上了年薪X十万,Q当时没说需要年薪这一条,也感觉不妥,没仔细想有什么不妥。但想着不是什么重要的认证,就打算上传到网上。
先生回来看到这个在职证明,很大声地说,“在职证明居然写年薪几十万,怎么不写几百万呢?可真敢写,也不怕tax部门找你?
Q这才想到对,自己年薪没有象职证明里写的那样有X十万,若真这样写,被有关部门查到了的确是个说不清楚的事,自找麻烦。
Q觉得先生说的对,但是先生讲话的语气不好,立即冲着先生大声说,“你讲话声音小点。有理不在声高。”
正在读小学的孩子听到交税的事情,不明白,就问了诸如为什么要交税,自己赚的钱为什么要交税,等等特别无聊的问题。
Q不得不给孩子解释买东西是要交税,比如买个馒头1.5元,大约包含了0.2元的税。去商场买东西也是包含了税的,不过我们国家不会把税额单独列出来。还给娃解释了买房子,买车,家里都交税了。娃小小年纪不太明白税是什么,以为税是自己赚的钱要交给ZF,解释了半天,Q不胜其烦。
为了个在职证明上可有可无的年薪数字,两个人起了争执,哦不对,3个人都加入进来了,Q给孩子解释什么叫税就费了半天口舌。
争执很快平息,因为Q说意识到先生说的没错,除了语气不好,声音太大。于是Q主动和先生开了个玩笑,先生也玩笑地说,“一个真敢写,一个真敢用,”这事就算过去啦。
Q说越来越觉得夫妻两个人争执,看似是为了在职证明上的数字,但其实不是,是两个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一个只看结果,一个喜欢纠结过程。
Q说若是先生语气比较好地给自己说,这个数字不符合事实,不应该这样写,Q就不会生气。因为Q只看重结果,况且还没上传到网上,还没有产生不可控制的恶性效果,所以Q倾向与对方给自己说怎么做就好,不喜欢听过程。
Q先生恰好相反,看到不符合事实的数字,要么偏右要么偏左,问“怎么不写几百万?”纠结过程,而不给人说需要怎么做。
所以不是价值观不同,夫妻间的争执不是都可以上升到价值观,价值观不背这个锅,不过是两个人特质不一样而已。
Q说之所以和先生大声争执后很快和好,得益于意识到夫妻间的冲突10% 和事实有关,90%和当前的事实无关。也得益于对自己,对先生的了解。才让一场家庭战争没有扩大化,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文章标题:一个真敢写,一个真敢用
文章字数:963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gtptzOwX7JRXJnLCgBDJA
写文耗时: 约50分钟,最慢的一次。
自我评分(1-10):6
备注:今天写的不太顺手,犹豫着怕碰到红线,也犹豫着如何改编才能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所以没敢放开了写。最近今天对英文的时间用的多,精力用在英语上也稍稍多,对于文章,少了思考的时间。以前是时时刻刻会想,写什么素材,在写之间,已经有腹稿了,所以写起来很顺手,30分钟之内完成。再次验证,人的精力是有限,做一件事,做到极致,天天做已经很难,两件事,更是增加了几何难度。虽然这两件事,加起来也就耗费了不到两个小时的业余时间。
又想到写作或许和股市一样,起起落落起起落落的,不可能每天都写的很顺手。即使不顺手时,不想写时,看不到正面反馈时,也坚持每天写一篇文章,也算是逆着人性操作了一波。为自己点个赞。坚持写了376天,按照S的1000天行动理论,是持续行动刚摸到了门路。
眼|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