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作者: 方太婆 | 来源:发表于2017-10-26 22:16 被阅读97次

                 

        《韩诗外传》里有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当家中老人离世,人们总会用这句话或劝慰或自慰,然而这句话的本义是这样的吗?其实这是典型的断章取义,这句话仅仅是为了警醒世人:父母的寿命是过一天少一天,所以不要等到父母离世才想起陪伴和照顾。

        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的《韩诗外传》,据说是韩婴所撰,韩婴担任汉代的博士这一官职,里面讲述了一个离奇怪诞而又振聋发聩的故事。一天,孔子在路上走,听到路旁哭声甚悲。于是停车问之,你咋哭得这么悲伤呢?这个人的名字叫皋鱼,他头脑清楚得讲了三点。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异地求学,游历各个诸侯国,等我回来,父母已经相继离世了,这是我的失之一;我把自己的理想放于首位,把侍奉君主放在第二位,却把侍奉父母放在了次要位置,这是失之二;与朋友交情深厚却忽视奉养父母,这是失之三。大树想要静下来,大风却还在继续吹,孩子想赡养父母而父母已离开。过去而追不回来的是时间,离开就不能再见到的,是父母。我要离开这里去追随他们了。

    皋鱼说完这些就立刻石化而死。

        更加怪诞的是,这位儒家代表人物的圣人孔子,转过头来,对他的弟子们说:“弟子们,你们要以此为戒,足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道理”。于是弟子中辞别孔子回到家乡侍奉父母的有十三人。

          这是不是与大家所一直接受的教育很不一样?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其实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很浪漫的故事。这个故事被收录在明代宋濂的一篇散文《王冕传》。元朝末年,有一个孩子叫王冕,他的父亲让他去放牛,但是他把牛往草地上一丢,就去旁边的学堂偷偷听老师讲课,一听就是一天。但是有一天牛儿们跑到了邻居家的农田里吃草,邻居家就去找王冕他爸算账。王冕他爸一听,立刻把王冕暴打一顿。王冕妈妈看不下去了,就央求孩子他爸说:“这孩子这么痴迷于读书,不如就由他去吧”。他爸想想也是,停止了暴打。王冕随即就离家搬到了寺庙里去住,晚上的时候借着佛像前面的长明灯高声诵读。寺庙里的佛像多是面目狰狞,在晚上更是令人毛骨悚然,但王冕这个娃却毫不畏惧,仍然是泰然自若。过了一段时间,安阳一个大学问家韩性听说了这件事,就把王冕招到自己身边亲自授课,王冕遂成为了通儒。韩性死后,王冕就成为那里的掌门人。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冕的父亲离世,王冕就把他的母亲接来同住。老人总是恋故乡的,他的母亲也一样,思乡心切,于是王冕就带着他的母亲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地的官绅知道王冕是个名人,想拉他入伙,不过都被王冕拒绝,认为只不过是“备奴”而已。那么他不当官又不经商,怎么谋生呢?他找了山中一片地方,种植果蔬,引水养鱼,自给自足。因为他又善画,平日还给人画画,并按照画幅的长短来收钱。瞧,这就是智慧之人的赡养之道,既实践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又轻松实现了谋生,并享受了日夜陪伴母亲的乐趣。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然而这只是中国古代浪漫的故事,还有浪漫到残忍的故事。这个故事最初出现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后来被收录在元代人所编撰的《二十四孝》中。战乱时期,一家人在逃难途中,因家庭贫困,供给母亲的饭食本就很少,然而母亲又关心郭巨三岁的小儿子,要把饭食分给小儿子吃。郭巨就和妻子商量:孩子还可以再生,母亲却不可再得,决定把小儿子埋掉。在郭巨掘坑的过程中,突然坑中出现了令人炫目的黄金,上面还书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可夺。”当然后续不知道了,有了这一堆黄金做家底,再加上郭巨的至孝,想来这家人会生活得很幸福美满。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这是一个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故事,然而后来成为了古代统治者宣扬孝道的工具,编在了《二十四孝》中,这就有些违背人伦常情了,因为老母亲吃着山中野果就足可以果腹的,只要大自然不灭,又不是天灾人祸导致的灾荒之年,人总归不会饿死。

        然而到了近现代,似乎更多的是遗憾和悔恨的故事。著名学者,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那一篇举世闻名的《背影》。他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大约是28岁了。而里面记叙的父子一同在家乡办完丧事,再一同到达南京,父亲送我到车站去北京大学继续读书。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然而作为一个20岁的男孩子,“我”通篇的悔恨和遗憾就只是流泪。

        第一次流泪,是“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第二次流泪,是父亲车站送行时,为我去买橘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了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第三次流泪,是父亲送完我,离开车站之后的情景,“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四次流泪,是七八年以后,他的父亲的一封家信,又让他再次流泪。家信中,父亲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到这样的家信,谁能不流泪,更何况是在《背影》里爱流泪的朱自清呢?

        常言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从朱自清的身上我们再次见证了这句话。父亲的差使交卸,祖母去世,看见家中色破败光景,朱自清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反而由父亲来安慰他“天无绝人之路,事已至此,不必难过。”作为旁观者,只能说朱自清真的只能做一介书生了,二十岁的他在那时那刻面对此情此景居然还不能够产生担当的意识,还不能够从一个男孩转变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只能够流眼泪,我想说的是他也真的只能做书生了。当然他作为一介书生,做得很好,给后人留下了感人至深的《背影》,留下了聘聘婷婷的《荷塘月色》。

        应该说前三次流泪,都是朱自清在二十岁时候的泪,都是一个男孩子感动于心的泪水。但在当时只是惘然,因为哭过就作罢了。

        第四次流泪,是一个有经历的男人的泪水。作者从北京大学毕业以后,先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后回到自己的母校扬州大学任教,教授哲学和国文,并担任教务主任。但他在家乡扬州工作的时间非常短暂,大概只有一两年的时间,就转入了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并出版了一些散文集。1925年进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工作,正是在离开家乡去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之初,父亲给他写了一封家信,此时已经有了两三个孩子的朱自清方才体会到了父亲的不易和艰辛。然而也只能流泪。因为刚到北京工作的朱自清薪水并不高,甚至一个孩子还要放到老家扬州,由父母代养,更甭提在“居大不易”的京城赡养父母了。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朱自清与其父亲相处并不融洽,当处于二十岁的年少时,他“暗笑他的迂”,当朱自清工作时,他们之间的观念更是大相径庭。一个封建式的家长想必是有腐朽的观念,而在北京大学读过书又接受新文学运动熏陶的朱自清想必是有很多新思想新观念,这种强烈的矛盾冲突曾一度让这两个父子互不言语。

        最终由于朱自清离乡北上生活的困苦和为人父的艰难,才让他理解了父亲。朱自清很幸运,他结婚早,醒悟得早,成长为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才又继续活了十多年。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稍可怜些的就是史铁生,他在《秋天的怀念》里讲得很清楚,在母亲刚刚离世之后,他才理解了母亲,才读懂了母亲。因为史铁生只注意到自己的痛苦,母亲也只关注这个腿有残疾的儿子,正是因为完全不想着赡养,上天实在看不下去,所以招天使就回去了。每一位母亲都是亲生骨肉的天使,是上天派母亲来照顾这个孩子的。

    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若是上天看到孩子不赡养母亲,那么上天就会把他派到人间的天使召回去了。这就是“子不欲养,亲才不待”吧。

        我是连史铁生的慧根也不及的人,因此上天就把母亲召回去了,天使已经回到天堂了,她走的时候脸颊都凹下去了,现在应该又是胖嘟嘟的天使的脸庞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不欲养,亲才不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sl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