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早上快放学的时候,校办通知6日早上8点要在南宁培训。又是一次临时通知紧急赶往首府的培训,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了,总是这样匆匆忙忙的赶过去,还好平时一个人出门,已经练就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的确定行程并订好车票,再查询培训地附近的酒店下了单,吃了午饭,背上行囊,赶去乘车,来一次几小时内在三个城市间快速转换的游戏。
或许是每天早上上班时都能在迎宾路看到开往百色的班车,每次都投以羡慕的眼光,每次都希望自己能再次坐上班车离开这里。这样的心愿一点点的累积起来,才让我每次都这样“惊喜”的出门吧!
又一次从山城隆林中转红城百色前往绿城南宁,总是因为公务在三座城市之间辗转,虽然作为过客,让我也或多或少的对这两个城市有了些许情感。也在半个市民的身份下,希望能融入陌生的城市里。
一碗肉沫粉
南宁,甚至广西都是一个以米粉为主食之一的地方。在南宁的街道上,米粉店星罗密布的分散其间,不用走太久,就能找到一家适合自己口味的米粉店。
早餐时,在新民路一家以陆川土猪肉为卖点的粉店,进来一家三口,孩子像是小学生的样子,被父亲牵着,母亲跟在后面。点餐时,孩子想要13元搭配豆浆的套餐招牌霸王套餐,母亲和父亲却一直要他点店里最便宜的9元的也同样搭配豆浆的肉沫套餐,孩子不情愿的答应了。
取餐后,他们坐在我的右前方,出于“作家”观察生活的习惯,我打量着这一家人,才发现他们只点了两碗米粉,父亲和孩子在吃,母亲坐在桌子的另一边等着。母亲穿着的衣服像是服务行业的保洁员制服,用大瓶果粒橙的瓶子装着凉白开拿在手里,用购物袋装着东西放在地上用两只脚夹着,安静而又幸福的看着对面大口吃粉的丈夫和孩子,眼里透出幸福和满足的神情。
作为“作家”,我自己给眼前的这一幕编了一个剧本:
母亲带着孩子在南宁务工,这是假期刚刚开始的几天,在老家所在的城市务工的父亲准备接放假的孩子回家,以减轻母亲的负担。或许母亲工作的地方是有早餐吃的,所以她并没有再多花9元钱多点一份米粉吃。至于孩子,其实9元的早餐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也不贵的,但是同样都有豆浆搭配,和13元的还是有差别的,但是又不能委屈了孩子,所以还是点了有豆浆的套餐。母亲的节俭,从她自己用饮料瓶装白开水喝就可以看得出来。她没有精致的背包和手袋,用购物时得到的硬壳纸袋作为自己的手包。母亲的面前放着从父亲的套餐里分拆出来的豆浆,她时不时的拿起来轻轻的吮吸,又小心翼翼的放下。早餐后,父亲就会带着孩子离开母亲回老家,下一个学期才会再带过来。所以母亲的眼睛里,除了幸福,还透露着不舍。
这是我自己编的故事,一家三口点了两份最便宜的套餐,配合这个场景,口中的米粉越来越寡淡。
生活条件好的家庭,不会在4元钱上纠结,豆浆对于那些家庭的孩子来说,与喝开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一个进程务工的家庭来说,微薄的工资,各种各样的开销,使得他们在日常的生活里,不会那么轻易的到外面吃餐饭,更多的是在家里自己弄好,或许还要带着去到工作的地方当中餐。生活让他们看到了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灰白的色彩,也让他们意识到在这个满城霓虹的城市里,他们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光亮只够照亮自己,无法惠及他人。
我们总在抱怨生活多么的艰难,可真正生活艰难的人,或许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没有时间,没有力气,也没有精力去抱怨这些。他们只有更努力的打拼,才能用自己脊梁扛起这个家,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这个家,用甘苦与共维系这个家。
我想买一碗粉给这个母亲,又怕这份心意成为他们的负担,成为这个温情场景下的冷却剂,让大家心生尴尬。最后我只是看着,用一个有着同样生活经历,如今也还是一个不富裕的人的心情看着这个三个人两碗粉的家庭早餐。
孩子对9元早餐的妥协让我感动,丈夫从套餐里分出来给妻子的豆浆让我感动,而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们在体会过生活的残酷和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单人房双人床
“你怎么都不用毛巾啊!牙膏牙刷也没有动!”酒店的保洁阿姨在我要求她添加小瓶装的洗发沐浴用品时,转身和我说。
“我就一个人,这些我都自己带了,用自己的就行。”我笑着回答。
“我明白了。那我再多拿一组给你,有什么需要你再和我说。”她有些不知所措的为我添加用品,一边不好意思的看着我。
一个人出差,一个人旅行,一个人住单人房,一个人睡双人床,这些都成为这些年来出行的习惯,已经习惯到没有察觉,可对于别人来说,有些奇怪。
我的睡眠很浅,再加上鼻炎,晚上几乎没有怎么深度的入睡过,如果再有一个人在我身边翻身、梦呓、磨牙、踢被,那我就不用睡觉了。或许我喜欢一个人过,也就是因为这些生活上的习惯有些难以妥协。
1.5米的双人房在不到20平的酒店房间内显得特别的大,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地方。洁白的床单,只有一边的床单上有身体重压下留下的痕迹,而另一边,清洗晒干折叠后的折痕依然清晰明显的隆起在床单上,那边的枕头也还是圆润饱满的,像是一个刚刚出锅的饺子。另一双没有拆掉封套的拖鞋摆在鞋架里,毛巾崭新的挂在架子上,装着牙膏牙刷、梳子剃刀的盒子,整齐的摆在置物盒内,除了床铺一边的睡痕和拖鞋,这简直就是一间没有人入住的房间。
单人房的双人床,总会空出那么一个位置,疲惫的身体睡在左边,疲倦的灵魂睡在右边。
“也许你的爱是双人床,说不定谁都可以陪你流浪。你的目光,锁在某个地方,你的倔强是一道墙,内心不开放。也许你的心是单人房,多了一个人就会显得紧张……”
他来听我的演唱会
就在我身处南宁的同时,7月7日晚,我的女神莫文蔚在广西体育中心开了出道25周年的巡回演唱会。那天下午开始下着很大的雨,整个培训的全部内容都结束后,我带着在培训期间结识的曾老师出去逛。
他没有坐过地铁,没有逛过南宁。听到这个,我更对把他拉上地铁,带着他在首府到处走走有了更大的兴趣。
我是一个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快乐的人,如果因为我能让别人快乐,自己就会更高兴。相对于曾老师,我对南宁还是熟悉的,起码该去走走看看的地方在哪里,怎么去,我都已经烂熟于心了。所以我拉着他坐地铁从万象城逛到中山路,从猪肚鸡吃到烤生蚝,把整个南宁的风情和味道都呈现在他的面前,我那么极力的把懒得动身的他硬生生的在下着雨的晚上拉上了地铁,其实只是为了让他也能感受我在这这个城市获得的同样的快乐。
对于我们这些好不容易从山区小县城去到首府的人来说,万象城的奢华、东盟商务区的霓虹、中山路的人潮和朝阳商圈的繁华,都让我们有些目不暇接。
从地铁出来经过民族大道去中山路美食街的时候,我看到丽原天际上闪烁的夜景灯,才想起十几里之外的此时此刻,莫文蔚或许正好唱着我也能随声附和的歌曲。
我能想象几千几万人聚集在一起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的画面,也能体会站在那么一个被聚光灯照耀的舞台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我站在中山路与民族大道的交汇口,身边高楼的霓虹像舞台的彩灯,行走的车辆像是追灯,拥挤的人群像是舞者,我在舞台的中央舞蹈。
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演员,有的人只能演好自己,有些人还能演别的角色,我们和身边的人偶尔会有简单的台词,却最终在戏剧落幕时卸下浓妆,变回最真实的自己。所以,能结识一个不戴面具的与自己交心的人,三生有幸、实属不易。
如果没有遇见曾老师,或许我也会在人声鼎沸的演唱会现场,挥舞着荧光棒唱着耳熟能详的歌曲,和着动感的舞曲扭动着身体,或是被某句歌曲感动得热泪盈眶,可我最后还是站在离那个现场十几里的地方,与一个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主动结识的陌生人,在人潮拥挤的地铁和霓虹闪烁的广场,像夏季这个台风过后的南方城市一样,在短暂的凉爽后,又吹着暖热的风。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让我主动去和一个陌生人交流是多么难的事,所以我身边也没有几个真正的朋友,我也习惯了这样独来独往的人生。只是见到曾老师并和他一起合作完成几件作品之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值得结识的人,聊天后才知道20年前他参加工作前去到隆林实习过,给我看了在六楼、烈士墓、天生桥高坝等隆林当时著名的景点照的照片。或许冥冥中就注定了我们人生的轨迹会在20年后交汇。
人与人的轨迹,有的水乳交融,有的形同陌路,有的貌合神离,有的怒火中烧,我已经懒得去猜测面具后面到底是一张怎样的面孔,索性把自己封闭起来,一个人走一个人的路。
人生的路上,遇见一见如故的朋友,遇见白头到老的爱人,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怕的不是一个人走,而是很多人走在一起,却没有一个能陪伴左右。
“你还记得吗?记忆的炎夏,散落在风中的已蒸发,喧哗的都已沙哑……你还记得吗?记忆的炎夏,我终于没选择的分岔,最后又有谁到达……”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95655/42544b8a1af9d5a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