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18岁女生写的《感谢贫穷》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这名小女生叫王心仪,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考上北大虽然很难,但这不是网友们关注的点。网友的讨论点其实是两级分化的:有的被此文感动得落泪,有的则说最不该感谢的就是“贫穷”。
王心仪近照。
1
王心仪的文章,当然是有逻辑问题的。
首先,学霸花了很大篇幅描述了她所经历的贫穷生活,然后话锋一转,以一种乐观积极的语气说出了文章的主旨——考上北大要感谢贫穷: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小姑娘没有因为生活的各种磨难而自怨自艾,我被她这种健康向上的语调带动着情绪,但是看到她感谢贫穷的原因,我开始坐立不安了: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你让我和玩具、零食、游戏彻底绝缘,却同时让我拥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感谢贫穷,你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
这里的逻辑问题是错误归因。
前一句,“领悟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并不是基于物质贫穷还是富足,而是精神追求境界的问题。
PS:一个18岁的小姑娘,人生篇章才刚刚翻开,就来谈“真正的快乐和富足”,未免为时过早;就像毛不易的《消愁》的歌词,“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一杯敬自由 一杯敬死亡。”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自由”和“死亡”吗?可能是我年纪大了,倚老卖老了。
后一句,无法证明“玩具、零食、游戏”比“自然的美丽和奇妙”在美好度上要逊色,因为姑娘并没有尽情享受过“玩具、零食、游戏”,所以无法在主观感受上做比较。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
这里的逻辑问题还是错误归因。
并不是贫穷,让她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而是教育让她看到了贫穷的可怕,才更迫切地需要通过教育摆脱贫困。
更多贫穷的人始终坚持“读书无用论”,因为贫穷限制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相信只要短期不能获利的事情就是不划算的事情。
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这里的逻辑问题依然是错误归因。
希望并不来自于贫穷,而是来自于寻求改变的决心。
“富”不代表心灵高贵,“穷”不代表精神贫瘠。不是所有的富贵都是幸运,不是所有的贫穷都那么可恨。
这句话本身没有逻辑问题,但“贫穷不可恨”的结论不能推导出贫穷就值得感谢,这就犯了逻辑跳跃的错误。
用这样咬文嚼字的方法分析一个18岁小姑娘以她有限人生的奋斗经历发出的感慨,未免有点吹毛求疵了。
为什么大家还要来谈,因为其通过网络发酵,已经演变为公众话题,不再只是一篇“作文”了。
2
这篇文章在网络发酵的触发点,可能就是关键词:贫穷。
国人敏感的神经被这次词撩动。
我也理解这篇文章并非为贫穷唱赞歌,被看作一篇胜利者对贫穷高姿态的和解美文更恰当,它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真正让我感到忧虑的是,从小姑娘对贫穷充满浪漫色彩的描述中,我意识到很多人对贫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物质贫乏这个层面上。
事实上,真正的贫穷,是无力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陶渊明们回归田园过低物质低享受的生活,我们不会说他穷,因为这是他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网络曾经一度传过一个《渔夫与富翁》故事:
富翁在海边度假,见到一个衣衫朴素晒着太阳垂钓的渔夫。富翁看到他这样懒散就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首先,你可以借钱买条船,用这条船去打鱼,赚了钱雇人干,获取更多利润。然后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接着成立捕捞公司,再投资水产加工厂运营到上市,把圈来的钱炒房,这样你很快就会成为亿万富翁。渔夫说那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富翁说,这样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太阳,钓鱼,享受生活了。渔夫听完大笑,我现在的生活不就是你说的那样吗?
这个鸡汤故事常被引用来说明幸福与财富的关系,嘲笑富翁而美化普通人。但是,根本的区别是,渔夫除了钓鱼他没有别的选择,而富翁他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3
我看过一部叫《出·路》记录片,导演郑琼花了6年时间,跟拍了3个不同出身年轻人,试图解答教育是怎样影响人的命运的。
但我觉得,这个片子其实是用对生活方式选择权的多少来进行了阶层划分。
来自北京、父亲从事房地产的袁晗寒,从央美附中辍学后,先是在南锣鼓巷开了一个小酒吧,倒闭后去了德国杜塞尔多夫就读艺术方向的硕士。在德国的时间,学习少闲逛多。从德国回来,去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实习,后来又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家里人并不指望她事业成功,让她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对她来说,她可以选择学业、选择职业,也可以随时换目标,或者什么都不做。
湖北咸宁的农村青年徐佳,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以及母亲坚持认为“就算打工也要文凭高的不要低的”,复读了3次,终于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工作、结婚、生子,靠着自己努力,有了房子车子,摸上了中产边。片中有一个片段,说徐佳在大学毕业前,想进行一次西藏骑行,但拿不出往返4000多元的路费,到最后也没去成。袁晗寒听说后,表示无法理解徐佳为什么一直无法成行,“他可以先工作,再旅行,然后边旅行边工作。”
甘肃会宁的农村姑娘马百娟,曾经希望以后去北京上大学,但她的父亲坚定地认为“上学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为什么要上学?”所以直到10岁,她才上小学。她的爸爸已经60岁,妈妈有智力障碍。哥哥14岁时便出去打工。靠着存下来的低保金和打工的大哥攒的钱,一家人在宁夏中卫买下了一处房子,有电,有水,能吃饱饭,但哥哥却不让马百娟继续上学了。小学都没毕业的她,试图通过工作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根本没人愿意雇佣她,最后她在16岁时就被父亲草草嫁给表哥生娃。
(从左到右)袁晗寒、徐佳、马百娟选择这个词,在这部片子里分外清晰,对于有些人来说,选择显得过分轻松;对于另一些人来说,选择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机会。从这种差别,就能轻而易举地划分出贫穷和富裕的界限。
4
物质的充裕度决定了选择的灵活度,但是不是唯一标准呢?
事实上,很多看起来经济宽裕的人,我认为他们也属于贫穷人群:
比如那些靠放高利贷一夜暴富的人,把自己绑在里借贷链条上,根本无法抽身,选择其他生活方式;
那些靠高杠杆炒楼炒到疯狂的人,看起来资产是在膨胀,但是实际上处在高负债、频繁拆借中,也没什么更多的选择权;
还有很多家庭将90%的家庭资源集中在房产上,等他们真的未来需要养老需要规划孩子教育时,除了变现房产,还有别的选择吗?
还是回到我们对贫穷的定义:没选择才是真正的贫穷。
摆脱贫穷,其实就是争取更多的选择权。
王心仪虽然在文章中感激贫穷,实际上她在用行动去摆脱贫穷,争取更广阔的天地。教育,是一种赋予孩子未来更多选择权的途径,所以被很多人视为摆脱贫穷的必由之路,比如学霸王心仪、还有那些每年在毛坦厂苦苦煎熬的数万学子们。
我还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年轻人,应该勇敢地感谢自己的努力,感谢家人的支持,而不是感谢环境,感谢社会,感谢CCTV。。。。她还很年轻,但愿她在大学历练时能真正认清自我,了解社会,远离空洞。
作者简介:
孙明展,候选北美精算师、国际金融理财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创必承创始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孙明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