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又见一年柳如烟》
清明,天地一派澄澈隽永,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曾经也是,后来掉落了。
早先,还有一个上巳节。上巳节就是“三月三”,是春天庆典日,翻到《诗经·郑风》,仍能听到青春的歌唱:“士与女,方秉蕳(jiān)兮……”(秉:执,拿。蕳:一种兰草。)人们欢会游春,聚在水边盥洗驱灾、啸歌招魂,青年男女则谈情说爱,互赠芍药幽兰,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到宋元时期,一个全民参与的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上巳踏青活动与寒食风俗相整合的清明节,正式定型。
三月初三,油菜开花一片黄。村子都淹没在金黄色海洋里;水凼子里,有一窝窝旋动的黑团,是成千上万新生的蝌蚪;小鸡出苗了,刚出壳的小鸡身上潮潮的,怯怯憨憨站也站不稳,实在惹人怜爱。
早上起来,折一段柳枝插在大门两旁,谓之插“清明柳”。
柳易活,人说插根棒槌也生根。如果这棒槌是柳做的,不用插,横扔在那里都能长根。一些育苗的秧床或刚栽下秧的田头也插着柳枝,更像是一种导向和祈祝。
清明是上坟祭祖的大日子。大姓宗族,由族长带领族人到祖墓团祭,更多的是各家各户自往先人茔地跪拜祭祀。
青团是清明上坟祭品,也用来自食或款待亲友。
“清明螺,赛老鹅”,清明前后,螺蛳肥壮,味道极好,让人为之倾倒。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清”。
稻种播下秧畦二十八天,就长到近尺把高了,绿汪汪的,满怀喜悦在风里一仰一俯,像是待嫁的新娘。
当遥远的北方从“猫冬”中醒来,刚刚开始耕作时,江南已是一片禾苗青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