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听家里的长辈说,有钱的人越来越有,没钱的人始终没有,当时没有去深究,也很纳闷,逐渐长大后,发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心里想这是为什么呢?明知道自己经济条件差,为什么不去改变呢?为什么经济条件越好的人,会更加努力,又是一个疑问?
直到后来自己成家了,有了孩子,家庭压力还有经济负担,身边有经济条件好的朋友,当然也有相对差点的朋友,在交流中发现,条件差点的,每天应付各方压力,因为压力给自己带来的负能量,全天包围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想改变,如何改变之类的事,就这样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鸡飞蛋打,怨天尤人的日子。条件好点的因为没有这方面压力,便有更多的时间去想如何变得更好,会不断投资学习,结识更优秀的人,寻找机会和平台,使自己变的很好。
前者不光限制了自己本身,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可以想到的,条件好的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热情去教育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正能量,这样的孩子,阳光,自信。反之。每天抱怨自己工作太忙,孩子不听话,不争气,无止境的责怪谩骂,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向自卑,且无限循环,这样对他的成长是很难用言语表达。
越成功越努力;越差,越是破罐破摔,格局和眼光受限,且不断自我暗示,我就是这个命…这样两极分化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贫穷不是谁的过错,父母更应该引导孩子奋发向上,而不是让他认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