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气嫌气,张总很自然的嘟囔了一句,我说,啥啥啥?他又重复了一遍,我更懵了,想要假装听懂都不行。
他说左淑珍教授和迟仁立教授夫妇以一己之力(他用词不够精准,明明是伉俪二人)克服了土壤的好气嫌气问题,让土壤能够利用微生物本身的特性保持土壤自己的活力。
这时候我才算真的懂了,我说,哦对,维持生生不息的玄牝。他看了我一眼,停顿了一下。意思我是懂了,字也一个字一个字的搞清楚了,回来才百度了一下名词解释。
根据微生物在活动中对氧气的需要情况,可以将微生物粗略地分成好气和嫌气两大类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能够生长,能够旺盛地进行有机物质分解的微生物,叫做好气微生物。嫌气微生物主要指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能够活跃地进行分解有机物质的微生物。
YAO说,这不就是厌氧和好氧吗。好的你是对的,人家是专有名词好吗。
张总给我的视频里,要做到这点有点类似鲁班的木工,利用土壤自身形成有趣的几何形状,看起来平平无奇,却又正好满足了土壤的呼吸功能,自带玄牝。唯一的问题是,这样做,卖不了化肥了,土壤自己有了功能性。
搜了一下这两位教授,网上的资料极少,仅限于已发表的各种学术论文。对照张总讲的故事,这对传奇伉俪就像时代浪潮中不合时宜的“转基因”一样。
左淑珍教授说,转基因是生物进化演化的必然,错误的是,因为政治或者经济的原因,它被过早的带到了公众视野,中性的名词便成了众矢之的,被正方用完反方用。她明明说的是转基因,却好像在说自己。
在学术界很厉害的研究,在现实却无路可走。研究成果明明符合自然规律,但因为没有经济效益,没有存在的空间。研究成果只能是厉害的国际专利并不能为人类服务,该拿的大奖,该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都已拿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两位厉害的中国社科院教授也要有这样的大哉问,我的表情管理比较呵呵。
左淑珍教授的照片上几个字,一生只做一件事,这么厉害的她做到了,但她的不可得怎么办。人生充满各种各样的遗憾。
幸运的是,他们还是遇到了吧。极其偶然中的偶然,赶在70岁,他们遇见,并快速行动。
张总一个土木工程系的科班生根本不懂农业,他唯一的想法,只是想吃到有食物原味的玉米,包了几十亩地只为种出小时候味道的红色、个头不大、产量奇低,但玉米味道浓郁的原味玉米。
然后,他们就在一个和种植有关的会议上相遇了。
然后,就有了千里托孤,把自己的全部专利相赠,几吨藏书相赠。然后,就有了我坐在这里用一整天的时间徜徉在这个美好的故事里。

YAO问我味道如何,我哪敢,我怕死的要命,再美味我也不敢喝。
但张总不放过我,拼命给我科普“甲壳素”,一种贝类提取素。我们吃的螃蟹里那个薄薄的一片就是甲壳素的提取原材料。具有提高免疫力的神奇功效。听到这里,我一边点头一边心说,这难道真的不是智商税?
张总看我表情,又强调了一下,你看,动物提取和植物提取,真的可以喝。我很想说,要不你试试?我忍住了,要注意礼貌。

进口鸟粪石原料以及鸟粪石肥料。国内独此一家。你闻闻。我真的闻了闻,除了岩石以及泥土的独特芬芳,什么味道都没有。没有鸟粪的味道,也没有肥料的味道。
张总说,有鸟粪字样,但是和鸟粪没有一毛钱关系,来自和中国没有建交的13个国家之一瑙鲁。
鸟粪石,矿石的一种,亦称鸟兽积粪。聚积的鸟类、蝙蝠和海豹的粪便和尸体,是一种优质肥料。主要产地为秘鲁和下加利福尼亚沿岸各岛屿,以及非洲大量聚居鸬鹚、鹈鹕和塘鹅的地区。世界各地的岩洞内均有蝙蝠粪。在秘鲁的洛布斯-泰拉岛(Isla Lobos de Tierra)和洛布斯-阿福尔拉岛(Islas Lobos de Afuera)上积累着很深的海豹粪层。蝙蝠粪和海豹粪肥料的质量低于秘鲁的鸟粪石,后者含氮11∼16%、含磷酸盐8∼12%、含钾2∼3%。 成分Mg(NH4)[PO4]·6H2O。斜方晶系。晶体常呈等轴状或楔状、短柱状、厚板状。无色,有时为白、淡黄或棕色。玻璃光泽。硬度2。解理平行{001}完全,平行{100}不完全。性脆。密度1.65~1.75克/厘米^3。产于鸟粪堆积中。是优良的氮磷肥料。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