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老师
第二单元是关于“提问”的策略单元,有三年级“预测”单元的铺垫,学生理解起来不是特别难。关键是要一步一步登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在开启这一单元时,做了以下尝试:
一、从学生角度感悟单元概念
从单元导语的图示(用书籍摆放成问号的样子),到陆九渊的名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再到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放手让学生到本单元的每一课去找关于语文要素的表达,他们也有很大的发现,原来“提问”也有这么多学问。
下面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分享做法:
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问题(疑惑)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共24个自然段,全文较长,但是通读也是很有必要的。除预习外,带领孩子在自由读、接龙读中进行提问,课堂上交流了大家的问题,他们已经开始互相抢答,不确定的地方会第一时间翻书。(此时基本上一节课已经结束,但是孩子们对全文的整体感知很全面了。)
课下让每个孩子自己记录本课中的五个问题,并思考是针对哪一方面来提问的。
三、基于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
真的要无限相信孩子们的潜力!第一节上课,每个孩子都拿着自己准备好的问题信心满满地想要分享。我们开展了小组合作交流:
1.每位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
2.记录员负责将重复的问题进行整合;
3.书写较好的同学负责整理好小组问题清单;
4.推选一位成员进行分享(分享时认真听,不重复全面分享者的问题);
5.针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整合、解答。
一套操作下来,学生的兴奋点被燃爆了,趁机指导每个临时小组(由于每周轮换座位,小组成员不断改变,固称为临时小组)为小组取名,组内成员亲自签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97333/7f29b7dc1406e10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97333/a2483d9e2cf0ec9a.jpg)
有与课文有关的“豌豆小组”“豆荚小组”,也有励志组名“必胜小组”“星光小组”等,还有网红“拿捏小组”,更有以成员姓氏取的“赵杨小组”,我们商讨成了谐音“朝阳小组”,他们甚是喜欢。
小组合作中对于问题清单的整理,学生在体验中真正感受到了提问的趣味性,针对一个“问题的价值”争论不休,让我看到了真学习的生命样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97333/201619e2c37e148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97333/80744a4eb33e2f3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