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4天,当下三天即将逝去
而我做了些什么?
没有出行
没有打扫卫生也没有整理新家
没有调试自我
没有写论文
没有梳理下阶段的工作
没有处理完交通事故
有的唯一是做完了儿子的幼儿园作业
和英语作业
哦,对,做完了两件
这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不休息也得做
今晚接着完成篮球作业
也许今晚躺在沙发上的我就会觉得老娘够了
其实很可悲
本分的工作
份内的责任
自我的增值
为何这一切我都要使命般地完成
或者工作繁忙时给予他人
转嫁我的焦虑
这显得我可悲而无意义
一个家庭是不是需要一个人拉主key
中文的表达为主心骨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那么谁是?
传统的父系社会,男尊女卑
男性显而易见地成为了主力
这种男性的自觉或者是被动的赋予,光环的效应背后不得而知
那么女性呢
成了男性的附庸?成了家庭的附属品?成了可有可无的保姆?
接着,女性放弃了自我甚至自尊,却自动转换成无私的奉献与理所应当
只是职业女性与此不同
是否值得庆幸
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帮自己遮风避雨
有个地方能成为自己停靠的港湾
冥冥之中或许起于混沌就有那么一个人是为自己而来
人,地方
成了浮木
有了光圈
其实就只为了一个词
安全感
当下的我
陷入了这个怪圈
工作忙,压力大
需要倾诉咋办
找爸爸
孩子生病了
找爸爸(去年这个时候爸爸出国了,我的那个无助)
孩子培训班
接送找爸爸,付钱找爸爸
家里大头开支
找爸爸
我的欲望清单
找爸爸
我把一切压力都给了爸爸
然后,我还要抱怨
抱怨爸爸的生活里只有孩子没有我
对呀
一个人只有24小时
爸爸要上班,要学习,要带娃,还要休息
那么我只能靠后
可是说白了
爸爸的担当与付出
不就是为了我?
无奈的爸爸说过最无奈的话
你发泄可以找我
可我去找谁
我哑口无言
对啊,
每个人都在付出
都在成长
都在前行
家庭的琐事共同分担
没有公平,没有平均
有的只是谁有能力有时间能多分担
那么什么能做
能做什么改变
口号好简单
做好自己
榜样也好
牺牲也罢
都是自我的一种方式
行动很难
平凡人普通人即如此老去
嗯!
我是平凡的普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