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餐桌上菜品单一,有时父母变着法子做一些不常吃的菜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往往是提前一两个小时获得消息,心里早已回味美食的味道,且不说是否真正的好吃,但说那个等待的过程,就非常的幸福。
现在正是吃榆钱的时候,先从榆钱开始说起。一入三月份,小孩子们每天抬头眼巴巴的望着房前房后的老榆树,那上面马上要长出免费的美食,榆钱儿。眼看榆钱长成,树枝上堆的满满当当,沉甸甸的直晃悠。不顾父母的叫骂,早已像猴子一样爬上树梢。用手一撸,嘴里塞的满满的。再折下一些纸条,顺手丢下,守候在树下的小弟弟妹妹,抓紧时间抢。谁折的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家里父母凶巴巴的赶孩子们下来,手里拿出细长杆儿,杆头绑上一把镰刀。往树上细小的枝条捰下一些,孩子们跟屁股后面往家抱。这个时候,早已知道,一顿榆钱窝窝有着落了。拿手捋在盆里,用水淘净。面要少放,加水一和,做成窝窝,搁锅里一蒸,那美味至今回味无穷。唯一的遗憾就是过不几天,榆钱立马变成黄澄澄的,再也不中吃。紧赶慢赶,一年吃上三四次就不错了。如果正赶上那几天父母忙,没空做,眼看着就错过去,只能盼着来年了。
说完榆钱,与它相提并论的就是槐花了。也是早早的期盼,爬树、捋下往嘴里塞,大人拿镰刀杆捰。不过它不能做窝窝,是拿它来做汤。把面一拌,放油炒,加水烧开,临出锅撒上鸡蛋,放盐鸡精。粘粘的稠稠的一锅,看着就有食欲。大人们这时又要叨叨了,小心、烫。的确,喝它不能心急,凉的慢,过好长时间还烫嘴。还有另一种吃法,也是先拿面粉拌,然后上锅蒸。出锅后,拿蒜泥香油蘸着吃,现在想想只咂嘴!
接下来就是蘑菇和木耳。路边上,棉花地等,时常发现惊喜。白白嫩嫩的鸡腿菇,捡回家。往往数量比较少,拿碗在锅里蒸。如果捡的多,就炒来吃。美味自不必说,往往是发现时的惊喜,引得孩子们尖叫。
木耳往往是秋季比较多,连续几天的秋雨过后,不经意间在腐烂的树皮长满密密麻麻的鲜木耳。即便是不下雨,钻来钻去,到处捉迷藏的小伙伴们,也经常能发现它们已经干在树皮上。无论干的鲜的,都不会太多。时常拿它与白菜炒一块。与小妹一块拿双筷子满盘子扒拉木耳,也是一件有趣的事。老妈每当看到,只吵我们没个吃样,我们兄妹谁也不理这一套,照样把菜翻个底朝天。
除了这四样最具代表,还有其他好多。咸白菜根,茄子把也是餐桌上我们兄妹争抢的对象。
再有就是在野外偷偷闷地瓜、烤麦穗,崩燎豆,往往是野孩子最兴奋最刺激的活动。我们往往分工明细,负责偷的、望风的、捡柴的、挖洞烧火的。最后吃的黑嘴圈、老包脸。回到村子里,别人老远就知道这几个熊孩子又没干好事,不知道谁家地瓜又遭殃。
想想当时的各种美食,还时不时一个人偷偷发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