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爱看电视剧,那些父母为了门当户对,反对子女自由恋爱的桥段一直让我很狗血。爱情没有国界,没有年龄,没有性别,就那么枯燥地用草绳绑在“门当户对”这棵歪脖树上,实在是有些不明所以,没有道理。
长大到现在的年纪,倒是有了新的感受。用一个俗套的比喻,爱情就是书上的苹果,而“门当户对”就是梯子,可以更快地摘下苹果来。
就像是两个同样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恋爱了,如果有一个怕黑,另一个几乎可以身同体受,之前也明白其中缘由,是和普通的黑意义不同。若是换成旁人,需要解释和体谅,才能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沟通顺畅。
再假如说两个富翁家的孩子恋爱了,那么眼界心气又是另一番模样,或许看好了一个商机,挥手就是几百万,两个人你来我往志趣相投。换成普通人家的孩子,又会担心其中缘由,又要解释和体谅。
或许也有自由的爱情。只是长此以往,解释的人累了,而体谅的人不体谅。体谅的人累了,解释的人解释不通。那么就有了争吵和间隙,那么这个时候爱情还是一成不变吗?
爱情是什么呢?答案太多,愣是找不到一个定位。相互体谅?那是不是代表,在发生什么会让你不开心的事之前,应该忍着情绪听对方的理由,理由恰当充分,那就是一带而过。
可忍住的人太少,争吵就变多,爱情可能就在争吵中消耗了吧。
往往两个人走不下去,不是因为爱情的错。只是因为彼此不体谅,不体谅就变得狭隘,狭隘了就变得过激,过激了就产生伤害,伤害多了也就怕疼了,怕疼了就快要放手了。
可怜我一个阳光孩子在这里写感情路程。
爱情从来没错,错的是人怕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