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四世同堂》读书会
宝凤:《四世同堂》这本书其实买很久了,一直没有打开阅读,咱们读书共同体这次恰逢在区进修校孙丽圈老师的精心权衡下推荐读这本书,对我而言就是一种鞭策,不仅要买书来,更要读起来!老舍先生的文章不少入选小学课本,读来很亲切。老舍先生的文章以“想得深,说的俏,含蓄隽永,幽默风趣”见长,他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他当之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四世同堂》这部长篇小说,我读到第二部起始部分,给我印象深刻的有其一:老舍先生总能恰到好处、生动传神地呈现给读者无论是介绍住在小养圈胡同里的邻居们的打招呼方式、还是老北京小商贩独有的花式吆喝、皇城脚下才有的琳琅满目的吃食,一切都京味儿十足。其二:书中的人物随着时局变化,人物转变之大,特别是钱默吟老先生,他由诗人演变成战士,虽已年逾花甲,却仍奔走于抗日活动之中,他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毅力,让人自惭形秽,并于无形有形中,激发了像刘棚匠等人奔赴抗日活动之中。要知道,钱老先生只是个终日吟诗、作画、赏菊、饮酒、喝茶,战前钱老先生几乎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与世隔绝的日子,钱家大门永远紧闭着,纷纷攘攘的世界无他似乎不存在也与他并不相干,钱先生潇洒自如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抗战爆发后,在国难面前,这个吟诗作画的文弱书生开始觉醒,他不再吟诗作画,而是积极地为抗战努力。我从钱老先生身上看到,日本入侵后,我们除了一味谴责,应更多思考我们有何可为之处——积极抵抗!《四世同堂》让我想起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对于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25岁的年轻女孩花费好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在当时的张纯如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但我要让全世界知道1937年发生的事情。她深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大家应该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张纯如在美国、在西方世界从事这项事业,都是一项孤独者的工作,她接触到血淋淋的史实,在完成《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工作中,曾在“火炉”南京,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她经常气的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她面对的尽是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一部酷刑百科全书,书成后,她又面临日本右翼势力的骚扰和报复,她不断收到收到威胁的电子信件和电话,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在这种身心巨大压力、艰苦创作中,她很快患上忧郁症,也有人说她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对人类的绝望,人类既有做出最伟大事业的潜能,也有犯下最邪恶罪行的潜能。日本的军国主义盛行,但日本的普通民众应被区分开来,如果这些日本侵略者一直都未被当成人来对待,唯有服从,对胜利的盲目推崇,他们俨然已不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旦有机会作恶也只会尽显他们被驯化、被施加过的一切一样,他们也是牺牲品,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极其可怜的……牢记历史,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指引未来,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课题。由书及人,老舍先生、张纯如作家以及书中后来演变成战士的钱默吟一样都令我肃然起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