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权力一旦被发掘,能量通常是无法想象的。
系统的漏洞让权力如虎添翼。
如果只是根据亲疏贵贱来决定办事顺序,充其量是流程不规范。
不规范操作虽可能对某些不够机灵的人不公平,甚至会带来伤害,但尚不至造成大的系统性危害,对组织而言,如果不是全局性不讲理,个别岗位不太规范,也大都睁只眼闭只眼。或许,就连利益受到侵害的人也都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毕竟,所处的现实环境状况,命运不公不是随处可见的吗?唯可做的就是亡羊补牢,日后变得机灵一点。
因此,在特定环境下,出纳利用岗位的权限,有限度地选择性照顾什么人,就并非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了,即使得到了一些好处。事实上,这种岗位上的惠泽并不只于国有企业的个别想象,几乎存在于所有单位。
岗位特权远不止于出纳。出纳最多也只是对优先权按个人意志选择性排序,知道底线在哪里,不会空穴来风,不会在没有手续,或手续不全的情况下乱来。财务管理还是十分严谨,不会有不易发现的漏洞。
对于某些不易发现漏洞的岗位,岗位权力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实质性损害。
而大多数漏洞往往都不是岗位上的人发现的,有时甚至是被钻了空子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引起我重视,并且后面工作中十分提防的有那么几件。其中库房,特别是包装材料库的漏洞我是觉得比较典型。
比如纸质包装材料,包括标签、小盒、中盒及纸箱,其成本构成主要是其所用的原材料。用量很大时,材料上缩水一点,给供应商带来的额外收益将不可小觑。
采购、库房和生产三个环节很多时候是脱节的。这就给一些比较狡猾的供应商带来了机会。他们可能会以别的企业无法承受的价格拿下订单。然后在供货一两批次之后开始降低材质(进口纸变成国产纸,或者干脆直接纸张的克数降低一个级别)。负责包装采购的业务员会在前一两次进货时去库房检查是否与合同要求的一致,后面再进货就只是库房验收了。
多数情况下库房只是清点数量,对材质一是不很专业,看不出差别,二是已经与供应商很熟悉,不相信会有不一样(默认有波动是正常的),即便发现不一样也会在供应商的解释下选择通过,特别是标签,从80克变成70克,却是稍微薄了一点,但并会对产品质量产生本质影响。况且质量变化并不知道是不是采购或其他什么人知情,甚至是安排的(只要不是特别离谱,前后质量差距太大,大多不会去求证)。
这个那时候可能的漏洞是我认为比较明显的。不过我也只是有听到过传闻(在车间工作的时候盒子的标签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都认为是正常的质量不稳定),并没有去特意调查,更不会去伸张正义。不愿得罪人,再说也不可能有结果。根本就不会有证据证明供应商是故意的,随便用一个用错材料了就解释了。
入库的物料质管部门也是要抽查的,只是那时对外包装物检查的重点是印刷在上面的文字,只要文字正确,对些微的纸质变化,同样不会特别报告(并不知道是否特意安排的,或是正常的品质波动)。
对品质的变化,感觉最明显的或者就是车间包装线上的操作工了。打批号和贴标签的人最敏感,无奈他们的声音大都只够传递到班长和车间主任那里,没有结果,很快也就习惯了。习惯了,主任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某些隐形的权力并不一定会变成交易,但却可以用来做人情。欠了人情,正常人都是记得住要还的,何况那些机灵的供应商。库房如此,供应部门也不例外。
早安,十一月二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