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咱们说到哪啊?上一回咱们说到“诸侯崛起,周郑交恶摩擦频起。繻葛之战,天子权威名存实亡。”话说这郑庄公执政期间,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达到了全盛时期,成为了春秋初期第一大国。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庄公虽然厉害,其子孙却逊色很多,郑庄公死后不久,郑国就陷入了内乱的漩涡,国家内部权力争夺激烈,阴谋事件不断。与此同时,郑国南方的楚国、西北方的晋国和东北方的齐国逐步崛起,郑国位处这三大国的中间之地,再难得到发展的机会,很快就衰落下来。前504年郑国被韩国所灭,这是后事,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无可置疑,前743到前701年间,在春秋这个大舞台上,主角之一是郑庄公。这对于演员来说啊,过去的主角如今可能已经被人遗忘,当下的主角也可能随时就会谢幕,还有那无数的小人物中,可能就隐藏了未来大红大紫的明星。庄公的戏即将结束,下一颗明星也即将冉冉升起。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第一名相诸葛亮的偶像。《隆中对》中描述,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他是唐太宗时期名将李靖常常挂载嘴上的口头禅,在与太宗交流时,李靖常说:“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查天时地利,安能迩忽?”史学大家司马迁称之为贤臣,文圣人孔子更是直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他,姬姓,名夷吾,字仲,我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华夏第一名相”。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出生,此时正是周王室风雨飘摇的时代。您或许也有猜测,管仲是姬性,莫非和周王室有什么血缘关系?不错,管仲与周王室是同宗,是周穆王的后代。周穆王您熟悉吧?就是那位传说曾瑶池见过西王母的主。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要说这大夫也是不小的官职,后来不止怎地搞得家道中落,从管仲出生开始,家中的生活已经很是贫困。
管仲少年时期,有位好友叫鲍叔牙。这鲍叔牙也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也是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的一位名臣。当管仲和鲍叔牙还是少年的时候曾一起经商,每次赚了钱之后,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在咱们现在看来,管仲这就叫不厚道啊,鲍叔牙这叫交友不慎。然而在当时,鲍叔牙对此却从不计较,有些鲍叔牙的朋友就看不过去了,就劝鲍叔牙说管仲贪财,不要和他做朋友了。让人没想到的是,鲍叔牙非但没有离开管仲,反而向他那些朋友解释到:“管仲不是不讲友谊,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家里贫困,钱财是我自愿多分给他的。”
春秋初期,小国间战乱频繁,管仲就曾参加过三次小的战斗,每次战斗管仲都是从阵地上逃下来的,很多人就讥笑管仲贪生怕死,是小人作风。鲍叔牙听到后,多次向人们解释说管仲家有年迈的母亲,管仲这样做是为了供养母亲,并不是贪生怕死。
由于管仲的这类行为不满足当时的道德标准,他除了鲍叔牙之外,也再无其他的朋友。鲍叔牙多次照顾管仲,这使得管仲也非常不好意思,总想找机会报答鲍叔牙。然而,管仲是一个怪才,其虽然有治国的大本事,但办小事却总是搞砸,这使他非但没有帮上鲍叔牙的忙,还总是给鲍叔牙添乱。对于这些,鲍叔牙都没有计较,他坚定的认为,管仲是大才,事情之所以没有办成只是时机没有成熟罢了。鲍叔牙这种无条件对管仲的信任确实非常令人感动,管仲就常说一句话,且流传至今: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对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这种深厚的友谊,后人也常用一个词来形容:管鲍之交。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驾崩,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太子诸儿即位为齐襄公。在齐僖公这三个儿子中,诸儿可谓是品行最差的一个。齐襄公即位不久,就与其妹文姜私通,这文姜当时是鲁桓公的夫人。后来私通之事暴露,齐襄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直接将鲁桓公灌醉诱杀。当时在齐国,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他们都看出当前齐国的形势危险,便安排公子纠到鲁国避难,公子小白到莒国避难。
公元前686年,齐国果然发生了很严重的内乱,纠和小白这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尽快回国,夺取国君的位置。无论是公子纠还是公子小白,在当时都是绝佳的投资目标,一旦自己支持的一方最终成功成为了齐国国君,那自己定然是前途无量。背后支持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鲁国和莒国,也在暗中进行着较量,都万分焦急的派兵护送齐国公子回国。再说管仲这边,他辅佐的公子纠得到齐国无君消息的时机要比公子小白晚,按照常规的方式赶回国,也一定会比公子小白晚,管仲十分清楚,此时先机决定一切,到时生米煮成熟饭,公子小白即位为君,公子纠再回到齐国也已是无济于事。为此,管仲决定亲自率领三十乘兵车,日夜不停快马加鞭的赶到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上截击公子小白。您别说,这公子小白的车队还真让管仲给碰上了,在过即墨(在今山东青岛市内)30里处,管仲二话不说,对准遇到的公子小白的胸口就是一箭。要说这管仲的箭法还真不赖,这一箭正中公子小白心口,公子小白一口血喷出后随之倒地。管仲一看小白已经被自己干掉,便带领人马返回,不急不慢的护送公子纠回国。
管仲的此截杀之计可谓做的快准狠,如果公子小白只是一名泛泛之辈,那么在与公子纠的君位争夺战中必定已经败落了,然后其并非无名之辈,这公子小白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咱们回到管仲截杀公子小白当日,当时事发紧急,管仲的一箭的确是射中了小白,然而此箭被小白身上铜制的衣带勾所挡,并没有对公子小白造成太大的伤害,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在中箭的一瞬间,公子小白心中已经出现了一个绝佳的惑敌之计,他咬破舌尖,假装吐血并倒下装死。这一下果然迷惑了管仲,使公子纠一派放松了警惕。与此同时,公子小白一派却更加谨慎,飞速的向齐国挺进。
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的君位之争再没出现什么意外,当管仲和公子纠一行人六日后到达齐国时,惊讶的发现公子小白已经成为了新君。公子纠背后的鲁国势力得知情况后,也气急败坏,当即发兵攻打齐国,却在途中遭遇齐国军队伏击,大败而回。齐桓公为永绝后患,他命令齐军乘胜追击,直进鲁国境内,大兵压境逼迫鲁庄公杀公子纠并交出管仲。鲁庄公不得已,只得照做。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齐桓公向鲁国提出的这两个条件非常奇怪,一个是杀公子纠,一个是交出管仲。当时鲁国大臣施伯就认为,齐国要管仲恐怕是要任用他,之后齐国如果兴起,鲁国必定受损,他建议鲁庄公直接杀死管仲,将尸首还给齐国。但鲍叔牙用计称管仲曾射杀齐桓公,齐桓公恨死了他,生擒他是为了亲手复仇。鲁庄公相信了鲍叔牙的话,最终将管仲生还给了齐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这公子小白回到齐国即位后,就准备让鲍叔牙做齐国的相,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但鲍叔牙推辞的非常坚决,并坚称自己不如管仲,鲍叔牙说要想使齐国成就霸业,必须要任用管仲为相。齐桓公本身也对管仲之才非常欣赏,于是有了前面“兵临城下要管仲”的一幕。后来管仲一到达齐国,桓公出城相迎,当日与管仲彻夜长谈,句句投机。后桓公斋戒三日,拜管仲为相,并尊称其为“仲父”。
好了。这名相遇明主,桓公的霸业必成,再无国家能阻挡齐国崛起的步伐了。下面咱们就聊一聊桓公管仲与齐国的称霸之路。
现在我们提到管仲,常说他是一个经济学家。在管仲管理齐国期间,实行“遂滋民,与无财”的经济方针,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滋育民众,让穷人也能有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管仲采取的措施是大力的发展渔业盐业来帮助穷人赚钱,咱们知道,春秋时期的齐国地理位置上在今山东一代,渔盐业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一政策为国家财政“开源”不少。在粮食政策上,管仲更是开创性的提出了“准平制”,《汉书》中对这一粮价管控制度有生动的描写“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意思是说,当粮食产量供过于求时,国家以一定价格来收购粮食,保证了粮价不会过低,同样当遇到灾年粮食产量供不应求时,国家再以一定的价格来出售粮食,保证了粮价不会过高,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粮价“准平”,保障了国民的基本生存要求。您看看,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今我们是否也在通过类似的方式来平衡物价?
在土地政策上,管仲就更厉害了,他提出了“相地而衰征”的农业税财政思想。即根据土地的贫肥程度和产量高低来征收不同标准的税,两千多年后,德国有一位思想家对前人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理论的整理和分析,提出了和“相地而衰征”类似的一种土地理论,其被称为“级差地租”理论,这位思想家就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
现在有一个名词,叫“可持续发展”。这些年我国对于经济的发展也非常强调“可持续发展”。管仲面对当时毫无组织的林牧业和渔业,提出了“山泽各致其时”的发展策略。这可谓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了,这使得齐国的经济朝着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
要讲经济政策,就不能不提货币。管仲在齐国设立了专门的货币管理机构“轻重九府”,由政府统一铸币,规范货币形状,使得齐国货币“齐刀”流行于世。我记得前几年啊,我读过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书,是由宋鸿兵老师创作,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大事件,可谓是刷新了我对经济战略的新认知。几年后,当我读《管子》一书时,突然回想起《货币战争》中的细节,让我倏然一惊,原来在我国春秋时期,就曾出现过货币战争的典范,而且还不止一例。
在齐国称霸的路上,楚国是一个强力的对手,齐桓公常常为此十分头疼。管仲就向齐桓公献计,让桓公派人高价收购楚国的鹿。对于此项行动,桓公还专门在齐楚临近之地设立了一座城池,派人收购活鹿。楚王得知了这件事情后,非常高兴,认为金钱要比鹿这种禽兽重要的多,就号召老百姓都去捉鹿换钱。这一下楚国民间可热闹起来了,全民漫山遍野的捉活鹿,活鹿的价格也越来炒的越高,这种场景您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和些前几年“币圈”的情形颇有几分类似?与此同时,管仲命大臣隰朋悄悄的在楚国民间收购粮食,最终楚国靠卖鹿国库丰盈了五倍,齐国悄悄囤积的粮食也多了五倍。这时,管仲看时机已到,让齐桓公封锁边境,制裁楚国。到了收成时节,楚王才如梦方醒,当下的楚国除了钱多,其他什么粮食都急缺,派人拿钱四处高价买米又都被齐国截断,逃亡齐国的难民也越来越多,楚国元气大伤,终向齐国屈服。
楚王这算是吃了不懂经济学的亏,但他并不孤独,不久衡山国王就也要尝到“货币战争”大师管仲的厉害了,衡山国盛产兵器,管仲几乎是用相同的手段,高价的收购衡山国的兵器,后来在夏收时,出兵攻打衡山国,此时缺兵器又少粮食的衡山国不得不举国投降。
您说这齐国动不动就高价收购必需品打经济战,桓公哪来的这么多钱呢?管仲为桓公提供的可谓是全系列的计谋服务,钱对于管仲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一次,管仲让工匠们将一处乱石岗的石头都按照标准雕刻成石壁,后来在朝拜天子时,向天子建议举办一个诸侯朝拜先王宗庙的活动,要参加此活动必须购买一枚石壁作为入场券,桓公当时已经威名在外,也经常帮助周天子处理麻烦,对此事周天子欣然答应。在春秋时期,诸侯们很少有机会可以朝拜先王的宗庙,都想借此机会崭露头角,为此不惜花重金购买齐国提供的“石破天惊”币。这一波操作,齐国可谓赚的盆满钵满。后来管仲又和周天子合谋办过不少类似的活动,例如菁茅谋,此计谋与石壁谋异曲同工,让周天子举办祭天活动,参加祭天活动的诸侯都必须购买周天子的菁茅作为垫席,对于祭天这一重大活动,诸侯又是争相参与,结果周天子用一捆捆一文不值的菁茅草换得四面八方的财源滚滚而来。
管仲的一系列经济改革,让齐国很快走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陈、卫和郑在鄄会盟,齐桓公成为公认的霸主。
《管子》实际成书于战国时代,虽然书中记录的事件并不能确认都是事实,但我们现在看来,其描述的管仲的许多思想的确是非常先进,春秋第一名相的名号管仲是当之无愧的。然而,当我在阅读这些历史故事的时候,更使我心绪难平的是鲍叔牙此人,其眼光之精道,信念之坚定,知己之透彻实在是令人惊异。世间管仲之才难得,鲍叔牙之才更难得。前者治世,后者识人。想想当今,那些或许由于家贫而遭嫌弃,或许由于身残而造鄙夷,或许由于孤僻而遭排斥的人们,他们之中或许就有绝世大才的存在,只是没有遇到鲍叔牙罢了。我们或许做不成治世之管仲,但望与各位能称为识人之鲍叔牙,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认清自己的弱点。
好了,今天我么先聊到这里,关于管仲和齐桓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有道是:
明君桓公能用人,
夷吾得以著功勋。
绝世大才虽仲父,
莫忘叔牙知遇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