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的奥斯卡评选尘埃落定,跟几位朋友聊聊观影之后的感受。有人为《小丑》打 call,有人为《爱尔兰人》站台,当然大家最终还是承认《寄生虫》实至名归。闲谈中越扯越远,聊到国内电影的落后,也顺带聊到文学作品,好像在文艺创作方面,我大天朝生来就与欧美日韩有差距。聊到后来得出一个结论,也是网络上比较普遍的一个观点:
中国人不会讲故事。
作为一个资深国粉(不是民国粉,也不是党国粉,而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坚实拥护者和推崇者哈哈),我不得不为此辩护几句。中国人会不会讲故事?要从哪说起呢?在大众的理解范畴内,影视和文学作品应该是两个重要的衡量尺度。由于电影是一门现代艺术,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中西方的发展阶段天壤之别,而针对“讲故事”这件从老祖宗就开始流传的事儿,我更愿意从具有更长时间跨度的文学发展方面来做对比。
PS:我读书不多,对文学的理解也很有限。此文只是闲谈,且当是一次非理性调侃罢了:)
在品类繁多的书籍中,我最喜爱读小说。除去那些高大上的原因,我喜爱小说是因为人的一生近百年,虽然有无数个选择命运的路口,但最终能通关的只有一条路,而且不能存档,不能返回重新选择支线任务。而小说能让我体验多种人生的可能和乐趣,优秀的小说甚至可以带给我充足的代入感,实实在在的让我“多活几次”。这也许就是人们喜欢听故事的根本原因吧~
所以我想从小说入手,谈一谈我们中国人其实是更会讲故事的。理由很简单,只有一条:中国人讲故事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越西方。
用事实说话:中国的小说兴盛并流传于明清时期,四大名著最早的《三国演义》成书于洪武年间即1368-1398年,最晚的《红楼梦》成书于1750年左右。而相应的,我们对西方小说最熟悉的古典名著,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傲慢与偏见》等等,大部分都是18-19世纪的作品。我们耳熟能详的最早的欧洲作家应该是塞万提斯,其作品《唐吉柯德》写于1605年,比《三国演义》足足晚了200多年!
如果大家了解这些经典,应该会感受到那些欧洲名著的水平真的跟咱们四大名著不可同日而语。不信你看,你可以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出欧洲小说的故事梗概,但是你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四大名著(西游记相对简单些)。所以说,咱们不但讲故事的时间比欧洲人早,而且还讲得更好!
除了小说以外,我们在看看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戏剧。欧洲戏剧不得不说莎士比亚,1564-1616年。而中国的戏剧呢?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元曲,《西厢记》作于1300年左右,也比莎翁早了将近300年(莎翁时期,中国戏剧的代表作是《窦娥冤》)。继续查阅资料,我们有《西厢记》的时候,欧洲的代表作是什么——《但丁神曲》!哈哈,不知不觉已经说到诗歌了,提到诗歌,那咱们更无所畏惧了,唐诗宋词群星闪耀,唐宋时期也就是618-1127年,碾压优势。
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欧洲从14世纪的但丁神曲再往前看,就没有特别的举世名作了。我一直追溯,直接到了公元前时期的神哲宗教著作。《荷马史诗》公元前8世纪,《理想国》公元前4世纪,《圣经》新约最终成书于公元1世纪。这些应该是西方可查到的最早的文学著作了。相对应中国在这个时期是先秦古籍,诸如《诗经》、《尚书》、《诸子散文》、《山海经》……看来,中西方的文学起点,应该是差不多的。而随后,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从各种体裁形式来看,都要明显领先于西方。
那么问题来了,欧洲在《圣经》之后,《荷马史诗》之前,这1000多年里发生了什么,怎么就文化断层了呢?我百度后发现,这正是欧洲漫长且黑暗的中世纪,这也难怪,大家都去东征了,那还有时间码字~
杂七杂八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为咱们自己的文化站个台。其实我就是不说,大家也会对咱们自己的早期文明感到骄傲,只是到了近现代,逐渐在各方面都被赶超,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悲哀和反思的事情。刚刚提到欧洲中世纪的文化断层,咱们有吗?当然有,WG就是。好在咱们没有持续1000多年之久,只有10年。而这区区10年,就足以造成毁灭性的创伤,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去抚平。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们这个时代也诞生了莫言、路遥、余华、金庸等一颗颗璀璨的文坛巨星。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审美偏好,就我个人而言,相比当下流行的欧美、日本那些阳春白雪鸡汤文,我更愿意在《活着》和《平凡的世界》中感受时代的厚重,人性的冲击;在《亲爱的安德烈》和《笑傲江湖》中体会无边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
顺手查了一下豆瓣2019年读书榜单,排在前面的热门书几乎都是国外作品。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对西方文化更喜欢也更易接受,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也很少有人愿意潜心写作了……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开放、自由的时代,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时代还将持续下去。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停下思考,更不要随波逐流。西学东渐固然好,但重拾文化自信更重要。
PS:诺贝尔文学奖和奥斯卡就不提了,都是西方价值观和审美标准,不具备普世意义。不过近年来随着莫言和《寄生虫》被认可,也许就是东方文化向世界输出的开始。
最后,这篇文章并不是专业论述,只是三两好友之间的闲谈与调侃。请勿较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