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要注销吗?”
“是的,可否暂缓几天?”
“不行,我这里马上操作马上生效。”
......
迟疑了几秒,我做了决定:“好,注销吧!”
这个注销的号码,已经伴随我整整12年了。
12年前,我从河南回到厦门,重新申请了一个移动的号码,这个号码伴随着我重新走向工作岗位、伴随着我几经职场变迁甚至是城市的搬迁。
5年前,因为家庭缘故,我从厦门迁到广东,却一直不舍放弃这个号码,我始终认为,厦门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家、我和孩子们的户口都还在这里,我迟早还会回到这个城市。在广东的5年里,虽然配了一个广东的号码,但一直是双卡双待,号码还在用着。
这5年来,移动的费用似乎一直不菲,虽然不怎么用,但每个月几乎都要投入几十元。在各服务平台预留的号码都是它,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收不到信息的情况,才注意到欠费了。最长的一次,适逢年底,事情繁多,发现这个号码欠费时,已被停机濒临注销,还特地将身份证寄回厦门,让在厦门的朋友帮我到营业厅办理开机,朋友当即转入200元话费。
这5年来,通信方式从电话转到了微信,用该号码接收到的电话只有两类,一是房产中介,二类保险、移动等服务号码,亲友的电话屈指可数,甚至趋于零。这个移动号码,无意中似乎沦为鸡肋,但我依然坚定,自己还会回到厦门,还会用上。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随着孩子们逐渐成长,如何选择孩子高考的城市,搬到了家庭决策中,几经权衡,决定由我年后先带着孩子们回厦门发展。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是意想不到的黑天鹅事件,把很多计划都打乱了。孩子们不能正常上学,转到了线上上课,家里没有网络,就无法学习。
厦门的房子年前刚从租客那里收回,网络也要重新安装。这个月初,趁着周末,回到厦门,到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办理宽带,赶在周一孩子们上课前弄好。
或者是疫情缘故,本来想安装自己熟悉的长城宽带,但小区原来的营业厅已经搬迁,服务电话也没打有通。打电话到114查询,服务台直接给我们推荐了电信宽带。总之,误打误撞,在当时情境下,选择了电信宽带。电信宽带要求和电信号码绑定的,因此,重新申请到厦门电信的电话号码。
我向来崇尚简单,一下子两个厦门的电话号码,总感觉累赘,由此,动了注销号码的心思。半个多月来,陆陆续续将自己在各平台注册的预留号码转换成电信号码,给朋友们群发了转换手机号的信息。昨天出门办事,一并到移动营业厅办理了号码注销的手续。
从营业厅出来时,心中有些隐隐的伤感。曾以为,这个号码是连接我和同事、亲友们的桥梁,但转换了单位、转换了城市,它就变得那么的清冷。这些年,不过是我一厢情愿地在续存它,也只有我在乎它的存在——销了就销了吧,犹如人生,在某个节点,戛然而止。
其实,对于这个号码,我还没有很决绝,甚至犹豫过,是否要复号。昨晚,整理行李时,看到女儿的电话手表,突然想起来,她的手表因为没有装号码,一直没有正常使用,我可以将这个移动号码用在她的手表上——我准备回广东一趟,把女儿放在福建给她姥姥带一段时间, 她可以用电话手表和我联系。早晨,还想着先把复号的事给办完在再走,吃完早餐冷静下来,突然想到,这个电话常有房产中介打过来,要是真的给女儿用,难免不给她造成影响。
至此,这个号码,终于彻底决绝而去。最让我感慨的是,这个号码不在我5年前离开的时候注销,偏偏在回来才注销,还多花了5年的费用。回想生活中很多事务,似乎都有这样的怪圈,我们以为很重要的人和事,不过是人生过客,割舍不掉的,往往是我们的自以为是。续存,未必有好处,甚至可能带来麻烦,当断即断,不乏是个明智的选择。
过往已矣,我的人生,也因城市的转换,再次重启征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