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练思维领导力正式打卡第4天,今天的这次作业的话,对本人来说有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有很大的收获。
对今天的整体作业完成做一个复盘,分别从“专注”、“情景”、“礼物”三个方面。
专注
在打开小程序之前,我去洗了把脸,把自己精神状态完全打开,因为昨天晚上失眠了,躺在床上4点半钟还没睡着,闹钟是5点半,眼看快天亮了索性就不躺下了,最担心万一突然睡着了没起来多浪费啊,索性就坐起来靠着枕头咪一会眼,从闹钟响起,白天都没休息过。
精神最佳状态回来了,打开小程序看到题目,虽然之前有到线下课听过,听过和听会,但不代表完全懂了,在做的过程中去体会,才能更加懂得,但当下是再次学习,就保持以空杯心态听昨天的课程,顺便快速把今天所有题目过滤一遍。
情景
破题
看清有多少道题,每一道题的要求,进行分模块式,一个模块一块模块来进行划分
【我不是在小程序里面直接输入今天的打卡内容,而是把题目搬出来放在印象笔记里,再一个模块模块去完成,避免小程序突然退出,而没有保存重新书写,耗费时间和精力】
回顾
带着今天的题目进行回顾过往寻找与题目匹配的相关素材,用内观自己,和外观世界,尽可能的少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以客观的去看待事件的本身还原事件的真相,去体会当时的感受,这样今天完成的作业练习,才更加有意义。
【今天在回忆到开车过隧道的场景时,额头汗水都冒出来了,就仿佛自己又重新回顾到当时的场景,正在开车经过,完全沉浸在当时的场景里。当我把这个故事写完以后,开玩笑对自己说:太好了你还可以见到太阳。
在回忆校园青春时,才真正关注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一面,也有年轻的时光,因为当时完全沉浸在被考状态中,无暇好好的去体会和感受】
礼物
完成作业后,我会立马进行复盘,把它称作为送礼物,一般复盘的话会用两种方式,第1种是用文字型把它记录下来,第2种是会在大脑里做快速复盘。两种没有绝对要求,主要是看当时的时间和精力状态。
今天提交作业后,在脑袋里快速做了复盘,以“自我对话交流式”进行
“三个自己”,分别是“本尊”、“黑阳”、“红阳”

自己本尊:(⊙o⊙)哇,终于完成了今天打卡练习,又完成一次挑战突破。
黑阳:做一个作业搞了4个多小时,你看连中午饭都忘吃了,你是不是傻,值得吗?
自己本尊:当然值得啦,今天不只是简单的完成打卡练习,更多的是对于过往的经历,重新做了一次回顾和复盘,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事件。
你看,对于当时的事件来说本身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
向内察觉自己。在于当时的情况下,我没有明确的表明我关注的是在安全问题上,而是在关注他将会发生什么。比如在前面当我从桌子上摔下来之前,我完全可以自己去换一张桌子,而不是要等着征求对方的意见。
情景二关于开车的事故危险,我们要明确的表达出我自己对于生命的一个看待和重要性,我只是去强调是否要修好车、换椅子,另外把对方当下的领导跟过往我所认识的她做了一次对比,认为已经不是曾经认识的那个人了,认为她没有把我的生命当成一回事,对她失去了尊重和信任,为后面侧底的离开埋下了很重的伏笔。
向外观察他人。
在情景一当中,当我把两桶砂浆放在桌子上,那我在前面把两桶递给对方以后,我看到他没有弯下腰,而是静静的在那里看着,他是不是累了,需要缓一下呢,那我能否在第3桶砂浆的时候等他休息一会呢,我再请他弯下腰把手伸下来,再递给他,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不用再垫起双脚,这样也可能不会让桌子失去平衡,以至于摔下来。
在情景二中,我当时有隐隐约约听到关于公司的事情,貌似财务有点紧张,没有更全面的去了解关于公司深层次的一个规划;即使我提出自己花钱去换座椅,领导不答应,我如果去进行询问了解为什么呢,或许就不会形成自我为中心单一思维思考问题了,没有懂得换角度思考,全局限于“我认为”,而不是“为什么”,以及“如何做得更好的解决”。
角色对换,假如当时我是对方,我又如何做呢?
黑阳听后笑了
红阳听后给予鼓励,说道:相信今天的复盘在打卡练习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学习,即使今天花了4个多小时,也是值得的,为明天继续学习再次加深了动力,相信明天还会依然做得更好
本尊、黑阳、红阳,都笑了
复盘不止是简单回顾打卡练习,是一次迭代学习,如何践行和如何做得更好,同时为了明天更有持续的动力。
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重新做一次认识
你,其实不止是一个你,可以自我对话方式。不管是向内察觉自己,还是向外察觉他人,其实是换个角度、位置,进行客观看待。
一路欣赏风景,收获意外惊喜
感谢曹大大、闫老师非常良苦用心的每天课程内容、作业精心设计,核心“践行”
也非常感谢火火老师、红松老师的耐心陪伴,也非常的感谢7班伙伴们的鼓励和陪伴。



最近有朋友问我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更好,想到了一位声音导师说的“听话照做”
想到朋友说的一句话:不管我们学习还是做某件事,成功不在必然,而在偶然。 我用了一年时间去走,明白了她说的这句话。
践行领导力,提升幸福力
知行合一,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