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慨颇多。
一,有时候真的不能直接拒绝别人。
刚到新学校就得罪了同学的姐姐。前几天同学的姐姐在微信上跟我说,希望我想办法让她家孩子上我现在工作的学校。我知道这件事我根本帮不上忙,因为是划片招生,而且很严格,她家不符合条件。听副校长说连他侄子都来不了,可见招生有多严格。
凭良心说,我不能应我帮不了的忙,为难自己也耽误别人。并且我只是一个小老师,我还能决定教育局的招生政策吗?再说,我也没有“暗箱操作”的能力,我也根本不想有这能力。
我发了很多很长的语音和她解释,我没有这个本事。并且帮她分析新学校的利弊。比如说新老教师比例,希望她综合考虑。结果她就直接不回复了。然后就一直不再回。
我知道我把她得罪了。倒也清静,一直也没有联系,没什么交集,突然有一天跳出来求你办事,你办不了,就不搭理你了。也挺好。本来也没什么交情。甚至都不想删除,实在觉得不值当的置气。
今天说说是为了给自己提个醒,以后别傻呵呵的,八百年不说一句话的跟你说事,就屁颠屁颠地一顿给人家答疑解惑,热情相待。结果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地热情,帮不到别人,就被踢开。你的时间咋就那么不值钱,陪陪孩子不好吗!你的热情咋就那么不值钱,给老公一点不好吗!
我跟同事分享了这件事,同事跟我说:以后别直接拒绝,你就说我给你问问,然后再给他回话,说自己尽力了,实在不行。他又不知道你问没问,再说有的事都不用问,肯定帮不了的嘛,咱哪有那么大的权力!
同事果然比我高明,又学习了一招。
不过,我觉得我还是想实在一点。能帮问的给问,实在帮不了的,只好如实相告,不过要简单明了,不再啰嗦。
二,头脑要清醒
可能你的做法会遭到不同人的不同评价,一定要跳出评价本身,看看自己做法的是否真的存在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要和给你提出意见的人冲突,为自己的观点辩驳,但是别为自己辩驳。我发现很多人在被质疑时爱着急,很明显他认为是自己被质疑了,其实他把自己看的太重了,别人只是对他的某些想法或做法提出疑问。
有的人很强势,但是并不利于工作,因为他容不得别人提出与他向左的观点。
有的人没有主见,容易受别人影响,总是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自信。
我要警惕这两种极端,在不和同事发生无谓的争执的前提下,坚持自己认为合适的观点。
三,内心要强大
今天学校发布的开学须知收到了很多不良评论。今年是私转公的第一年,初二初三的孩子舍不得原来的私立模式和老师,自然而然对公立产生敌对情绪。尽管老师们最近做了很多努力,几乎天天上班加班,但是家长和学生仍对公立学校不满。这里不乏偏见,和不明就里的要求和指责。
只能劝自己内心要强大,该怎么工作怎么工作,该怎么教育怎么教育。
时间能证明一切,只要努力而为,事态一定会好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