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辞职,我百感焦虑,各种充电,一年后,我再次入职,却发现,我这一年似乎没太多升华。昨天我又回看了李笑来的文章,我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劣根性。
原来我是表现型人格而非进取型人格。这两种型格的区分点是“耐性”。我没有耐性。我一直很喜欢我初中时的状态,我没有读过高中,但初中的经历对我多少有很大的帮助,那时的我是进取型人格。我不在乎外界的评论,周遭的环境,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考上我想考上的学校,精力专注而又集中,有韧性也有耐心,绝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这段经历算是我人生中比较成功的路程。可是后来我怎么就成了表现型人格了呢?这源于我之后路上的那些意外惊喜。
我发现我的模仿能力还有接受能力特别强,我可以很快速地学了模仿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并在熟悉的程度上进行自己的改造,可是我耐性不够。在从教的道路上,我曾获得过歌手大赛一等奖,我曾经没发现我有唱歌天赋,但是我发现我气比较足,那个一等奖只是我花了一个月时间苦练一首歌的成果;我写一片学术论文,我平时从没有看学术类文章,我只是在动笔前,花了五六天时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看文献得来的灵感,然后一气呵成;我参加各类比赛,都是我专注去苦练一个月的成果而已,而这一切给我的错误讯号是:所有的成绩没有必要时刻准备着,只需要临阵磨枪便可,且不会太差。正因为那些不该有的意外惊喜,使我渐渐形成了“速成”的概念,我那曾经的坚韧和毅力也在渐渐消失,耐心也逐渐消失,变成了,尝试一件事情,发现许久没有起色,就开始放弃换另一种方法,如果很多方法尝试后,依然没有成效,就会放弃。这一恶习充斥了我的工作、生活还有家庭。
当我说,看到后辈都那么能干,我很焦虑。有人评价我说,你不过就是说说而已。我觉得自己很好,有人说我,也就你自己觉得很好。尽管话很难听,但是我必须承认,这一年,我真的一事无成,还努力给自己找借口。
我报了英语班,刚报的时候还能每天坚持,后来遇到点阻力就没有坚持每天都练习;我给自己报了自考,可是总觉得自己没时间背,至今也没过几门;我坚持每天看英语类文章,可是难度太大又没有坚持;我想提高自己的育儿观,可是总是不能静心看书、耐心教导孩子;我定了自己每天看书,也是坚持了没多久就放弃了,因为总是静不下来。生活和家庭,我一样也没坚持,因为总是看不到成果,不能像歌手大赛那样,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拿个大奖,我总以为,坚持3个月的时间已经够久了,可是很多成功者的坚持可能是3年,也可能是30年。我的坚持算什么,所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又能怪谁。
如果希望得到尊重,唯有静下心来,默不作声地沉淀自己,删减目标,去糟取精,用时间做积淀。当想做的事情有很多的时候,不妨选择逐一突破,就如富兰克林对自己人格的培养,一周只定一个培养目标,而后进行循环,与其一口吞一头大象,不如慢慢小口咀嚼,方能有所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