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践言学《四书》——《中庸》篇050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命,就是令,率,就是循,性,就是理。
天命就是上天的命令,天性就是天理。
朱熹注解说:天以阴阳五行变化生万物,万物禀受天地之灵气以各成其形,
而内在的理,也赋予他她它了,这就像上天的命令一样。
所以,人或万物之生长,因为各有其得自于上天之理,各顺其德,这就是性。
张居正讲解说:天下之人,莫不有性。
那么,性是从哪里来的呢?
那是天之生人,既与之气以成形,也赋之以理以成性,这性,在天为元亨利贞,在人为仁义礼智,犹如上天给他的命令一样,所以说,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呢,率,是遵循,你遵循这天命、天性,就是大道。
张居正说:人和万事万物,各自遵循其性之自然。
其日用常行,各有当行的道路,仁为父子之亲,义为君臣之分,礼为恭敬辞让之节,智为是非邪正之辩,其应事接物待人,无不依循那性中本有的,所以说率性之谓道。
不过这里的率性而为,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任性而为。
所谓率性,就是一切依天理而为,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万物之性。
就是发挥事物的本能,让万事万物的天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修道之谓教呢?
张居正讲解说:性、道虽然都相同,但是,人的气禀有差异,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人秉气而生,但各人所得的气清浊不一样,再加上“习相远”,后天习染,也容易学坏,所以不能尽率其性。
故而,圣人就因其当行之道,给大家定规矩,以法于天下,节之以礼,和之以乐,齐之以政,禁之以刑,使人皆遵道而行,以复其性。
这就是恢复他本来就有的东西,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