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尺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
把五年作为一个计划阶段---“五年设想”,并分出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对待远期未来要强调怎么做,使其具体化、情景化。对待近期未来,要降低“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
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社会是液态的,一切处于不确定性中,时间管理中制定计划的方法并不可靠。(非线性计划,液态计划)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准备。
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心中的巴拿马
隐含假设危害很大,它其实就是不同形式的偏见,思维的桎梏,把他们找出来分析
普遍存在的四种典型隐含假设:赛道假设(害怕失败,不敢尝试,在固化的跑道上运行)
低关联假设(人生种种经历相互独立,不存什么关联)
僵固型心智(天赋决定论)
零和博弈(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很少构想双赢方案)
即刻行动
“精益创业”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式之一。其价值在于,在这个动态演进的市场里,找到一种可操作的适应市场的方式。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是在周密、系统的规划后,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可是在市场环境下,存在太多的或隐或显的不确定因素,为了对抗不确定性,精益创业额思想则是抛弃传统的冗长呆板的计划,用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最小化可行性产品: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实验性产品,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成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20小时入门理论就是在进行构建‘最小化可行性产品’,走上轨道后进行深入和优化 .PS 中国互联网的理论确实该学习一些,对开拓思维很有帮助)
产品: 1 ‘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 ‘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 ‘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 ‘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 ‘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举例: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
这些‘产品’产品太小了,但是把它们当做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没有问题的。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展示才华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精益创业”离我们并不遥远。
以“产品”思维来做事情就不会犯完美主义的毛病,“最小化可行性产品”是对抗未知和变化的最好方式。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在老师们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所以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博士,花了10多20年的时间,都不过是在“做准备”,在学习、练习,却不是创造出“产品”。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 的准备。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务必要先找到任务的核心思考区,尽力优先啃下来,而不是去做周边的打扫性工作。比如写论文,有A、B、C三个部分,不是按顺序写,而是先把A、B、C三个部分的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框架都写好,然后集中搜寻找案例、素材,并分别填入ABC,再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图示。
将相同认知类型的任务放到一起集中处理,如果在不同认知类型任务之间转换,会有很大的损耗。认知类型有文字认知,计算认知,图形认知等。
复盘,反思的思维模板:(主要是对预期与结果的分析对比)
1 信息
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2 预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3 结果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构?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4 进度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5 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反思要有:1 及时性 2 关注意外现象: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
如何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一般学习者:1 制定计划
2 实施学习
3 回顾和整理
但是这个过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编制好的教材或者课程,而不是心中的困惑。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这种学习中,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系统、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却可以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这类学习模式被称为“直接传递模式”,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受”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静态的用知识把头脑装满。而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构建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而来。
解码的三个层次:1 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 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 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探究学习材料何以写得如此明白,把学习的材料当做可供主动观摩和探究的“样例”,这种学习方法叫“基于样例的学习”,这是一种类似学习绘画一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深度学习。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做中学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测试练习,指非用于考评、升学的练习性测试,效果高。
求知者分为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受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
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写作、游戏、设计(解决问题)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表达本就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手段,好的表达对思考强度的要求是成倍上升的。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简洁表达的习惯,是提升思维能力的一道法门。
深入了解“模式化”:找到共通的模式在现象间建立连接,并加以压缩归并。模式化可能是最终极的达成简洁的方法了。赖特说:“任何孤立的事物自身都毫无简洁可言。一切事物只有被恰当地置于某个有机的整体中,才能实现这个局部自身的简洁。”
在建筑设计中,由于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很多,设计师往往会采取“平行思路”的策略,即用不同关注点主导的思路同时发展,然后再寻找不同思路间的交叉综合。
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脆弱:受不起波动
强韧:可以经受各种冲击和意外而毫发无损
反脆弱:不强韧,但可以从程度较小的负面波动事件中受益
知识范畴下也存在脆弱,强韧,反脆弱的三元结构。现象是强韧的,理论是脆弱的,而“反脆弱”的知识往往是实践中摸爬滚打掌握的,往往是最为强大的。
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从“游乐场”模式到“荒野求生”,应该磨砺出“从对现实的悉心观察中挖掘问题,又对问题进行独立和系统的分析甚至构建出新的理论,以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荒野求生模式,它从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开始,经过分析和探索,又回归到现实。(理论中找现实,现实中求理论)
理论问题最初源于现实,但会渐渐走向自我生长的轨道,可能离现实越来越远,最后变成学术圈子里一小部分人的自弹自唱,与外界隔绝。
避免单一角度,单一价值观看问题
保持独特。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 在主流观点之外察觉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 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
3 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 因为不必迎合大众社会主流而解决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
5 为大众带来新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 具有更高的可识别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 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伙伴
读完请把书反着放进书架,书名太鸡汤,太具有成功学味道,不好意思示人。我不明白,这本书本身是关于如何思考的,为何取这么一个鸡汤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