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先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作者提出作为家长应该有8个觉悟
”教育妈妈”宣言
作者提出首先要有“教育妈妈”的理念,这和作者的成长背景有关,作者小时,家庭经历几次变故,无论生活多么艰苦,父母都坚持把6个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因为父亲坚信“孩子身上拥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有一个前提-好好接受教育”。正是这一信念让作者一直坚持学习,并发誓,有了孩子之后,一定要赌上一生,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但是同时作者也提出了教育≠学习,教育有着非常丰富的意义,它包含着学习,也包含身心两方面综合人格形成的过程。
目前大多数人对教育还是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给孩子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好的学习环境,上名校,上课外班,各种埋头苦读。学习成绩好了,就说明教育成功了。我们看马加爵事件,看清华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这些都是教育的失败。我们只教育了孩子的文化知识,却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培养。
教育是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的,尤其在婴幼儿时期,这个阶段孩子形成的性格和个性对他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们身边大多数婴幼儿都是老人帮带,而老人带孩子的理念就是吃饱穿暖,不生病就是好。不重视孩子性格个性的培养。所谓“三岁看老”,作为家长万不可忽视婴幼儿就应该开始的教育。
夫妻之间确定好教育方针
因为夫妻二人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所以在教育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分歧。那么在要注意协调好统一的教育方针,不要今天按我的,明天按你的,结果就是夫妻吵架不断,孩子也没教育好。
所以夫妻一定要确定一致的教育方针,并有一个人在教育中作主导,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夫妻也要不断的沟通协调。不可制定后就置之不理了。
在中国的家庭中,大部分都是妈妈做教育主导,很多爸爸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虽然免去了不同意见的分歧和争吵,但是这种情况也不赞成,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的地位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一定也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这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性。
家长承担教育的全部责任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之后,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儿了。孩子学习不好,性格出现问题都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
上学期间,是孩子形成人格,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学校,孩子接触的人各种各样,有的孩子可以顺利融入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而有的孩子彻底被“击垮。”而老师也要照顾很多孩子,无法做到一对一的教育。”
所以家长应该清楚其中的危险,千万不能置之不理。家长有责任让孩子相信自己并拓展自己的潜力。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一定要帮助孩子梳理情绪,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推给老师。将教育的主要责任放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学校和老师。
倾注无限的爱
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既然爱就要清楚的表现出来,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妈妈幸福的源泉”。作者建议爱可以夸张的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多拥抱孩子,多亲吻孩子,多和孩子说“我爱你”让孩子时刻感觉到父母的爱,有充足的安全感。
孩子是非常蜜柑的,在被爱包围着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更自信也会更好的爱别人。而缺乏爱的孩子则会小心翼翼,不信任别人且沟通能力差。
在表现爱这一章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分床睡-“直到孩子自己提出来想独自睡觉,我都保持着和他们同睡一张床的习惯“现在很多教育专家提出孩子大了一定要分床睡,否则孩子会过于依赖母亲,不独立,甚至会在性上有不好的影响等等。
明星马伊琍曾经发过一篇微博写了对孩子分床睡的感概” 那时候的育儿理念多是从小训练独立啊延迟满足啊挫折教育啊,现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满足依赖感越是从婴儿时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安全感才真正独立!所以,都急什么呀,赖在身边就赖着吧,“
这篇微博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我很赞同她的这句话“越是满足依赖感越是从婴儿时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安全感才真正独立。”听教育专家的话,把痛哭不止的孩子硬分床分屋。孩子在哭闹的过程中是否要遭成了心理上的伤害却没有人提过。专家只说了习惯几天就好了,但是在这习惯的几天中,孩子经历了怎样的情感伤害和心理重建呢?
记住永远以孩子优先
有了孩子之后,自由的时间越来越少,生活无法随心所欲。作者建议放松心态,以孩子为先,尊重孩子的规律,不要焦躁,不要慌乱,当你开始配合孩子调整生活节奏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轻松了
不斥责,尝试适当表扬
斥责会让孩子走向相反的方向,所以对孩子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孩子在表扬中感到自信,甚至会做的更好一些。当然在表扬中不能说谎,明明写的字不好看,却对孩子说写的漂亮,导致孩子无法得到正确的评价,对孩子没有任何的意义。
每个孩子一定有优秀的地方,给予适当的表扬,利于拓展优点的无限潜能
绝对禁止体罚
作者是非常反对体罚孩子的,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棍棒下出孝子”,通常先是一顿揍,家长觉得省力又有效。实际上呢,孩子并没有从心底认同你的说教,反而会产生逆反的心理。而棍棒下长大的孩子要么崇尚暴力,性格暴躁,要么性格懦弱。
所以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建议家长先接纳孩子的错误,拥抱孩子,让孩子自放下对你的戒备和紧张,然后再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流
不要期望如朋友般的亲子关系
作者认为不要期望如朋友般的亲子关系,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对父母应该有敬意。而父母要让孩子有安全感,信任感。这点我非常赞同。
为了让亲子关系更亲密,整个社会都开始倡导朋友般的亲子关系。电视剧中,朋友般的亲子关系表现之一是孩子对父母要么直呼姓名,要么就是老王,老刘,老李的喊着。而韩剧中,父母一直是家中的威严,孩子对长辈必须要用敬语。所以在礼貌问题上,不能因为要朋友般的关系而忽视。
另外孩子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生活,作为家长也不能过于干涉,我们只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努力的为他的生活做到最好,父母就是孩子的港湾,我们可以提供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
作为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先要知道家长应该做什么,把握好尺度,才能顺利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