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亲爱的安德烈》

读《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 盧小糖 | 来源:发表于2017-03-15 09:20 被阅读0次

早上起来,睡眼惺忪,睁开还是有些刺痛,即便如此,第一件事还是习惯性拿起手机,打开微信读书之后看了昨晚自己的一条评论得到回复,看完之后心情一直不太好,或者说不爽更为直接一点——内容是这样的——在《亲爱的安德烈》第12封信中,有一位书友评论“也许她的态度只是表明民主的立场,也许她没有台独倾向,可是,书中的文字还是难以掩饰一种特别的味道和涵义,本来温情的母子书信也变得复杂深层且不“单纯”了,甚至压抑和索然无味”,我在她(我猜是位女士)下面评论“看你往哪方面思考吧,就书信而言,不论母子讨论内容为何,都是书信中交流的文字内容和思想碰撞”,现在回看,想补充说明下的是母子之间谈论的内容不可能永远局限在于某种议题,也不可能持续灌溉某种温和之情,即便有意灌溉,大家都能明白生活五味杂陈,不论生活优渥或贫乏,所以对于同一个事物、同一本书、同一段文字的有意无意的选择性获取和理解都取决自我的思考方向。

她回复说“真羡慕你的头脑如此简单,以至于可以如此视而不见。以你的这种方法来看,世界上只要是写在信里的,或者只要是母子、亲人的沟通内容都可以百无禁忌,无所谓立场态度了吧,不知道你听说过吗?有学者是专门研究胡适日记、蒋介石日记里面的内容,要是照你这种说法,这些学者都是吃饱了撑的吧。呵呵,我想说千万别因为自己头脑简单就要求也别人也和你一样傻”,

文字真的是伤人的利器,如果她能以这种深度和角度来看这本书,却容不得他人的见解,不理解对于同一事物、同一本书、或同一段文字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角度与理解,这种偏执也未必能够让她自己愉悦,我看了她的读书时长,微微撼动了下,在微信读书上面接近1000个小时,而我目前只有100多个小时——我是个不怎么会看书,没看多少书的人,然而,给我留下的她的标签与总结——书读了那么多,起码的尊重也做不到,言语间从讽刺开始,以贬低他人结束,局限在自我的偏执,自视高人一等?抑或自觉看到他人不曾看到的一面?读书真的可以磨砺人的品性?我表示怀疑哈。当我想要补充回复,她已将我拉黑,或许对于我的评价,也给她一个不太愉快的早晨的开始,写了这些,也就释然了。

相关文章

  • 【每周一书】N0.4读《亲爱的安德烈》

    【每周一书】N0.4读《亲爱的安德烈》 推荐图书:亲爱的安德烈 推荐星级:★★★★ 适读类型:亲子 馆藏:请微信读...

  • 与龙应台老师再次对话(——读《目送》有感)

    一次与龙应台老师对话,是在前年读《亲爱的的安德烈》,所以今儿说“再次”。读《亲爱的安德烈》时,特别羡慕龙老师面对亲...

  • 孩子,为什么要逼你用功读书?

    一一一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第28封家书有感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著名的作家龙应...

  • 读书读人生,我手写我心|读《亲爱的安德烈》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沟通而理解,欣赏而共识,思考而深刻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人生三书】的第二...

  • 36封家书,何止是母爱?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沟通而理解,欣赏而共识,思考而深刻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人生三书】的第二...

  • 读《亲爱的安德烈》

    之前看过《孩子你慢慢来》,然后再读《亲爱的安德烈》,就有一种把小孩从小看大的感觉,那种压缩了的时间轴显示出来的变化...

  • 读《亲爱的安德烈》

    读完《目送》不由得继续读起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 这是一本母子二人长达三年的书信集,在孩子的18岁到21岁,这个...

  • 读《亲爱的安德烈》

    下班后走到公司的图书室,借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和著的。龙应台是台湾当代女作家。安德烈是龙应台...

  • 读《亲爱的安德烈》

    眼看着你最爱的那个宝贝从稚气的消失到英气的逼人,怎么样才能做到从无话可说到无话不说呢?怀着这个疑问,我再次希...

  • 读《亲爱的安德烈》

    多年前,未恋爱,无子无女,在小姐妹家厮混时翻阅了这本书,当时最拨动我心弦的就是将人生比作从平原到森林之路的一段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亲爱的安德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ak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