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元旦,第一次参与徒步团体活动,在青海湖迎新,主题是“与爱同行”。
2019年元旦,第二次参与徒步团体活动,在青海湖迎新,主题是“爱你依旧”。
2020年元旦,第三次参与徒步团体活动,在青海湖迎新,主题是“与爱同行”。
2021年元旦到了,去年年底就密切关注徒步活动,可是左等右等,总是等不来迎新活动的通知,难道一年一度的活动取消了?
不管了,没人组织,自己去。
不用参团,自然不用摸黑赶大巴,慢悠悠起床,穿厚厚实实的,带足茶水牛肉,出门也不急着走,先去常去的馆子吃最爱的牛肉面,然后加油,在城区兜一大圈上了高速,太阳普照,心情极好。等过了日月山驶入广阔的草原,心情更与草原鹰一般飞起来了。
远方的山积雪不多,草原也没原本想得那么冷,下了高速车子却是走走停停的,因为时不时有一群羊或一群牛穿行在路上,时下猪肉飞上天,牛羊肉飞得比猪肉更高,牛羊在公路上就是绝对的王者,所有的车辆包括霸王大卡车,遇到牛羊都要乖乖的让行。
如果问冬天的草原有什么变化,我非常肯定地告诉你:牧人的马群多了。
以前草原上放牧的大多是牛羊,除了湖边油菜花招揽客人的马匹,很少看到成群结队放牧的马儿,以致我跟别人说青海的草原与内蒙古的草原还有天山的草原差别时,说内蒙古是风吹草低见牛马羊,青海和天山都是风吹草不低(高寒草甸,牧草贴地皮子长,生态都比较脆弱),天山有马且比牛羊多,青海只有牛羊。青海没多少马,真的很少。
也查询过牧人不养马的原因,一说马的活动范围比较大,分产到户分隔成块的牧场不适宜牧马,一说草原上鼠洞是马的克星,奔跑的马匹一旦踩上鼠没洞就被绊倒,马蹄毁了整匹马也就作废。我不知道无边的草原是如何分隔,但是我知道鼠洞在草原上的密集程度,且不说人烟相对稠点的青海湖周边的牧区,就说那遥远的没多少人的三江源,那四处乱窜的鼠类处处可见,更可气的是在阿尼马卿山脚下的草原上,一位红衣大喇嘛带着一群游客,将食物大撤把丢出去喂食草原鼠,我忍不住上前问上师何以善待为害草原的鼠类,上师未开口游人中的大妈们已七嘴八舌,说这老鼠也是生命……
社会在进步,物质在丰足,游牧的牧人貌似也放弃了数千年的传统,不论是夏牧场还是冬牧场,都修建了房子,转场的时候不用再拉着笨重的毡房拖着全部的家当搬来迁去,马群,当然也有能改变奔跑的习性,像牛羊一样在限定的区域放牧,并习惯圈养。而这马也将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可上战场与敌厮杀的马,它是肉,仅仅是可食的肉。
话扯远了。还是回到元旦迎新的话题。
来到二郞剑景区,已经是正午时分,一进停车场就看到一大排停得整整齐齐的大巴,看来活动还是有的,只是规模没以前参与的社团不多而已。
如前所述,我们参加过好几次迎新活动,对活动的套路很熟悉,说来说去无非两种模式,一是从景区入口徒步深入到活动点,组队拼年度造型拍照留念然后大巴接回。二是大巴送到活动点参加完活动徒步回景区入口,各找各的团队打道回府。
我希望今年的活动是前者。这样,作为散客的我们加紧脚程或许能赶上团体活动的大部队一齐参与迎新。
从进口一路走到码头,才看到为数不多的游人在湖边游玩,再往前走,希望破灭,从活动的拱门和宣传旗帜来看,这届活动是的路线是从活动点徒步回景区入口的。
果然,往里走没多远,就遇到参加完活动往回走的人群,三三两两络络不断,逆行的我们显得孤单且格格不入。
逆行出征,需要多大的勇气?有好几次,我想随大流亦往回走。
对了,“与爱相依”是今年青海湖迎新的主题。感谢老夫子,一路相伴相依,即使在人群里逆行,他也一点不惧,跟随着他迎头而上,我也渐渐去除心头的恐慌,脚步坚定往前。
走了很远,人群越来越少,直至天大地大的青海湖畔,只剩下我们俩人。
不,还有湖上成群成群的雁。
天蓝,湖蓝,蓝得好浓好深,放眼望过去,分不清哪是湖哪是天。
结了冰的湖面,平滑如镜,湖边的冰块犹如人工裁切的方块,切口整齐,冰块层层叠叠堆积,高大者如墙,我想起藏式庄院的石片墙,亦是如此用石块层层叠叠堆积建造的。
湖边徒步行进中,时不时遇到一群群鸟儿在冰面上休息,离得远看不真切,从天空飞过的的行列看,或一字或人字,无疑是大雁了。
大雁的警觉性非常高,距离还有两三百米,远远看见一群在湖岸休息的大雁,让我惊喜不已,满以为可以就近抓拍几张像片,没想到提醒老夫子的一声轻嘘,就让这些大雁勿啦啦的飞走。
边走边看,冬日的青海湖美不胜收,这美,是专属青海特有的大美。
最爱看的还是那冰面上时时飞起的大雁,你飞,我必随。
爱相依,如你如我。
祝福——
祝2021年,亲友无恙,岁月静好,安康如初,喜乐如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