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3组】Day11-12

作者: 爱花牛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23:07 被阅读21次

【学员信息】:2班3组-感谢有你-61

 【作业要求】:从之前5个选题里选择1个,展开写1000字以上

 【作业如下】:


     全民祝福高考生,可本应在考场上的他却被逼得跳河


高考进行中,考场内外,考试前后,家长和考生必然有喜也有忧。可有一位考生的母亲,却不知到哪里去找回自己的儿子。

2019年2月26日9点44分,魏天桦给母亲唐咏枝发出了最后一条短信,然后把手机和书包放到七里河黄河大桥上,纵身一跃,头朝下扎进了黄河。

21岁的魏天桦就读于兰州某高三复读班,如果他没有跳河自杀,就会和同学们一起出现在高考的考场上。

大好的年华谁会轻言放弃,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风华正茂的他选择提前离开这个世界?

网易新闻报道后,很快引起网友关注和热议,纷纷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的恩赐,卢勤老师说“长大不容易!”,诚是如此。

逝者已去,徒留叹息,可生者尚在。我梳理了事情的整个经过,尝试找出真正的原因,希望与每一位读者、每一位父母共同反思。

1、妈妈不合理的期望,让孩子早已不堪重负

据报道,魏天桦是家中独子,第一年高三父母离婚后,他就一直跟随母亲一起生活。

从魏天桦和母亲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出,他和母亲感情尚好,母亲对他则寄予厚望。

通话记录显示,2月26日唐咏枝曾跟班主任姬老师多次通电话。她因为钱的事情跟儿子拌了几句嘴,孩子早上离家上学后她就给姬老师打电话说明了情况,也向老师了解了孩子当时的在校状态。

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非常关心和在意。

在自杀之前,魏天桦给母亲发出了最后一条信息,母亲的回复内容是“你永远是我的好儿子,你是妈妈的支柱,我会尽我最大努力支持你。

看到这句话,你一定会觉得很感动,感受到妈妈对儿子浓浓的爱,和殷殷的期望。

报道中也提到,魏天桦在兰州附工补习学校的学费19900元就是母亲找亲戚朋友借的,果然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残酷的现实是,儿子魏天桦正是在收到母亲这条信息之后,决绝地跳入了黄河之中。

现在你一定会发出疑问,魏天桦给母亲发的最后一条信息到底是什么呢?

“我真的想好好学,考个好大学,希望这个愿望,下辈子可以实现吧,我爱你,下辈子,别做我妈了,太累了。”

从事件进展的时间看,发这条信息时,儿子已经离开学校,站在了黄河边的七里河大桥上。

生是多么可贵,死是多么可惧。即使隔着屏幕,只是透过文字,我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满怀痛苦压抑的儿子,在向母亲最后一次表达自己的心声,也是在向母亲发出求生的信号!

现在再回头仔细看儿子的这句话,和妈妈的回答,不禁让人悲从中来,对照我们已知的信息,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三点:

一、儿子很爱妈妈,二,妈妈把他当成唯一的支柱,要求他考上好大学的期望,他很想努力实现,但实在力不从心,并因此而充满愧疚,三,妈妈对儿子通过文字发出的求生信号习惯性的忽略。

作家桐华曾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因为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更何况,这是来自妈妈的希求。

显然,妈妈长久以来对他学业的期望和孤注一掷的付出,他一直很在意地背负着,努力着,但力不从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让他早已无法承受,并为此痛苦不堪。

2、被愧疚感绑架,会成为人一生悲剧的源头,也会让一个人失去活下去的能量

有网友评论说,学业压力大就一定要自杀吗,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自己不会调解……

这话怎么听都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毫无意义,我们来探究一下促使儿子萌生自杀念头的真正原因。

来自母亲的爱是温暖的,来自母亲期望的压力确实也是巨大的,但实际上,对于一个刚刚成年,充满生机的年轻人,自己对未来的想往、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留恋,和对孤单走向死亡的恐惧,都可以使一个年轻人不会轻易产生赴死的念头。

那到底是什么让这一切真的发生了了呢?我们还是到事件中来寻找答案。

过年期间,在母亲唐咏枝的建议下,儿子魏天桦去见了父亲魏刚,魏刚给了他1400元压岁钱,这件事魏天桦没有告诉母亲。唐咏枝知道后,为此事与儿子拌了几句嘴。

第二天一早魏天桦去上学后,两人又在微信中聊起这件事,魏天桦说明了自己没有告诉母亲的理由,是怕她多想。

记者在这次对话的截图中看到,“都是我的错,我不该活在这世上”、“以后用不着你付出了”、“你的钱一分不会用了”这样的话儿子说了不止一次。

话语中全是满满的愧疚感!

一个已经成年的儿子,21岁了还在高三复读班挣扎,内心的压力已经无法承受,母亲的含辛茹苦和支持令他感到温暖,母亲不合理的期望,还有口口声声把他当成唯一的支柱让他被愧疚感绑架无法解脱!

海灵格曾说,你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是多么忠诚于自己的家庭,又是多么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的父母。

可是这爱有多深,这愧疚感就有多强烈,强烈到让一个人不再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强烈到让一个人失去活下去的力量。

随后,儿子在微信中给母亲发了几张自拍,并写下一段文字,“虽然很自私,但是,我想你记住我的模样,真的很幸运遇到你这样的妈妈,您的恩情,我来世再还吧。”

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爱和感恩,更有满满的自我贬低和无价值感,儿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这一生,却还愿意用来生报答妈妈的恩情。

至此,已经长期被愧疚感控制的儿子,在妈妈和自己为了钱拌嘴之后,赴死的念头终于被引发出来。

3、妈妈再次对自己痛苦心声的无视,成了压跨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心中充满痛苦和委屈,已经有了赴死的念头,但求生的本能和对妈妈的留恋,让儿子还是给母亲几次发了信息,留给母亲自己的照片和话语,也抱着最后的一丝生的期待。

可面对儿子再直白不过而又令人泪目的生的诉求,愚昧的母亲就如被蒙上了双眼,仍然无法察觉到一丝,她满心满脑仍旧只有自己的期望和孩子的学业。

“你永远是我的好儿子,你是妈妈的支柱,我会尽我最大努力支持你。“

给儿子的回复中,句句看起来都是爱,可句句都捆绑着过度的期待,就如她一直以来所做的那样。

这可些,儿子再也承受不起了。哪怕是一次,母亲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情也好,但是,依旧没有。在人生的最低谷时,已经没有任何人能给予自己情感的安慰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关心自己的感受。

多么痛切心扉的孤独,“我”的存在已如虚无,对“我”而言,世界已经不存在了。于是,9点44分收到母亲这一条回复之后,那纵身一跃,已成必然。

与儿子已天人永隔,可母亲唐咏枝尚不知情,还兀自想着怎样让孩子在学业上再加一把劲儿。

10点08分她又给儿子的手机发了一条短信,“妈妈因你考到外高而为荣幸,我希望你这次也争取轰动一哈周边的几个学生,老师说了,你学习如果用心了,没问题,你是聪明的娃娃。”

多么可怕,作为母亲,唐咏枝对儿子心灵的疏离和无知已经到了可悲的程度。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深深依赖和爱恋的母亲,就像天一样重要,也像天际一样难以逾越。

母亲的爱曾经给了孩子生的希望,可是也会让孩子无路可走。

如果母亲用自己的爱裹挟着不合理的期望,使孩子被深深的愧疚感绑架,他又怎能有力量穿透这片天去寻找新的生路。

4、互不相欠,才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我们不曾重视的愧疚感,其实正在困扰很多人的人生,甚至是某些人一生悲剧的源头。

主持人马东曾在节目中说,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

心理学家霍金斯在关于各类情感能量等级的分析中,把羞愧排在最低位,其次是内疚,认为羞愧和内疚是人对自己伤害最大的不良情绪,负面分数超过悲伤,愤怒和恐惧。

羞愧的能量级接近于死亡,会严重摧残一个人的身心,毁掉一个人。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学会给予孩子真正的爱,这种爱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

父母有责任对孩子提出合理的期望和要求,但孩子最终是否能达到这些要求,绝不是父母是否给予爱、给予多少爱的条件。

父母作为成年人,应该先于孩子懂得为自我负责,而不是让别人承担,或者引起别人的罪恶感。给予孩子爱就是父母本身的职责,不以任何期望和要求为条件。

美国治疗师萨提亚说: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有的是期待、压力和负担。若我没有符合你的期望,我从你那里拿来的,便不再是营养,而是毒药,它制造了内疚、怨恨,甚至仇恨。

即使是最亲近的父母和子女,互不相欠,才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班3组】Day11-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cb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