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10169/b03fd748df81264d.jpg)
《在劫难逃》顾名思义,就是这场遭难是逃不了。而张献忠和这个劫难,有什么联系吗?
中国人对佛经里的“劫难”二字有着独特的解读。劫难并非像佛经所言千万年才发生,而是每隔一二百年就要降临中国大地一次。每隔一二百年,人口增长和社会不公就要压垮王朝的纲纪,劫难如约降临。所以说在劫难逃。
而在劫难逃和张献忠有什么关系呢?
而那我们还是先了解张献忠,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出身当然是贫苦了。祖上是军籍,也就是职业军人。父亲没有继承,而是做了点生意,母亲织炕席补贴家用。因为经济拮据,所有他也特别能吃苦。
他不爱读书,喜欢打打杀杀。天性爽快,胆大。“身材魁梧,剽劲果侠,声如巨雷,面目微黄”,朋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黄虎”。野史说他“阴谋多狡”、“及长,益无赖”。
也因为这样,曾经就职捕快和边兵。相当于现在的刑警,但是因为勾结黑社会,所以被革职。
但是他不甘心居于人下,有着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愿望。但他又容易冲动与暴怒,情绪极不稳定,不善自我克制,叛逆心理很强,尤其不善于跟上级相处。这一切导致他在正常社会中屡受挫折。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他走向起义之路。
凭着智力、勇气和天生的领袖气质,他和李自成差不多同时在起义军中出人头地,成为独领一军的首领。李自成号称“八队闯将”,张献忠号称“西营八大王”。
成为起义军领袖后,张献忠度过了整整十四年名副其实的“流寇”生涯。十四年间,张部在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广诸省来回大幅度高速度流动,纵横上万里,不断地进攻、逃跑、转移,从来没有固守一地。没有根据地。
他的作战风格:大抢大杀大破坏,这是张献忠部的一贯做法,也是他们恶名远扬的原因。
而他造就的地方,其实是底层文化带来的影响颇大。底层文化中的第一个缺失,就是人道精神的缺失。对于能有力打战的人就是有用的,对于弱小的就是没有用的。
底层文化中的另一个严重缺失是缺乏对妇女的尊重,张献忠部在这方面表现一样鲜明。他觉得妇女一会败坏自己的事业,严重到在征战途中,不时有部下向他进献美女,他通常留宿几次就借故杀掉。
即使这样,挥师入川之前的十四年里,张献忠从一个普通叛兵成长为明末两大著名起义军领袖之一,由一个文盲变为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了不朽声名的卓越军事家。
但是,最后,李自成已经开始称王了,帝王大业已经见邹形。凭什么是李自成而不是他张献忠做“人民之主”?难道他张献忠有哪点不如李自成吗?
论智力、胆气、武勇,他张献忠绝不比李自成差,差只差在胸无大志上。检讨自己十多年的起义生涯,张献忠再一次深刻体认到自己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耐心、没有长性。
他性格急躁刚烈,作风简单粗暴,只图眼前痛快,缺乏长远打算。当年在学堂里坐不住,现在已经是威风八面的“八大王”,还是没有多大长进。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觉悟,开始学习李自成,设立根据地。正式开朝于成都,国号大西。因为过去一直奉大顺军名义,一时不好回圜,遂以“大顺”为纪年,改元大顺,张献忠称“大西王”。
开国以后,做了两大件事:
一,建立大西国之初,强调军队纪律。
二,所做的第二件事是开科取士。
即使如此,但是他的眼光、胸襟与刘邦、李自成等人相差太远,缺乏基本的治国策略、用人能力、学习能力和管理水平。
和明王朝的创始者朱元璋在出身、经历、喜好,特别是残暴、野蛮、自私等方面惊人相似。然而在学习、用人、战略眼光上,二人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璋是会利用人心,会不断总结,不断学习,而他到后面,依然不会几个大字。
而大部分农民领袖都习惯于浅层思维,缺乏系统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目光短浅、见解狭隘、缺乏想象力,只恃一时之勇,缺乏一个大政治家所治理必需的知识储备、人格素养和智力基础。他们善于破坏,不善于建设。
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千年间千百次农民起义里,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个人最终从社会最底层直接走上了皇位。其他百分之九十九出身社会底层的英雄豪杰。
而他开国之初,大西政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治安问题。面临的第二个严重问题是吃饭问题。面临第三个问题是军事优势的丧失。但是这几个问题,他使用三个方法,一个是警察管制,一个暴力镇压,一个是特务统治。
在这样的统治之下,“最好的老百姓”不拥护这个自己的政权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与其说农民起义“是推动中国历史车轮前进的主要动力,沉重打击了专制统治,部分调整了生产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如说农民起义与专制统治是维持“中国独特性”的互补两翼,是同一文化源头结出的孪生兄弟,它们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同葆中国文化数千年一系,继继绳绳。
农民起义带给中国的,无非是以下功用:
一是消灭人口,减轻了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压力,为新一轮人口增长提供空间。
二是文明的毁灭和劣化。
三是专制思维越来越强化,促进专制统治更加周密严谨,制度监狱更加牢不可破。
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不得民心,又怎能真正得天下呢?一直使用暴力,百姓的心,怎么可能跟随,只有恐惧。而张献忠因为做了太多的恶事,所以,自然会报应。为什么说在劫难逃了。
这篇文章,有几件重大事件
《一》
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故自秦始皇以来,每隔百十年,华夏大地上就会有一次农民起义来“沉重打击地主阶级的统治”,“调整生产关系”,“迫使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推动历史前进”。
《二》
从极早开始,中国政治家们就发明了“户口制度”和“保甲制度”,建立起双重控制体系,把天涯海角内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毫无遗漏地织入帝国行政网络之内。在这个控制体系中,居民们一生下来就被登记注册,不许随便迁移,不许随便改变职业,并且相互监视,实行连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