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的楚汉之争,历时五年之久,当时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谋士。
刘邦的手下就有张良,萧何,韩信,陈平等,而项羽的手下,独有范增。
项羽就凭一个谋士,在与刘邦争天下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优势,甚至项羽有多次可以杀死刘邦的机会,直到范增死去,平衡打破。最终项羽被十面埋伏,自刎乌江。那么,可不可以说,范增一人,就抵得上刘邦手下所有的谋士呢?
不能简单的说对还是不对,要多方论述。
首先,项羽和刘邦的起点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项羽一开始是跟随叔父项梁一起起义的,项梁是有通天背景的。项家本是楚国贵族,项梁又是名将项燕之子,所以当项梁起兵反秦的时候,他手下一开始就有8000多人。
刘邦呢,起事的时候自己只是个亭长,带着十几个犯人。这起点差的不要太多。
其次,项羽有大树,好乘凉。他叔父项梁起义以后,自己不当首领,反而是找了楚怀王来当名义上的首领。这样军队急速扩张,很多的名臣都在这时候来投奔他。比如韩信,早期是先来投靠的项羽,因为他的军队占着大义。古人行事,特别看重大义,就好比刘备一心想把自己拉到皇叔的位置。
反观刘邦,起义之后,没有说法,最后也来投奔楚怀王了,其实是间接给项羽打工的……刘邦取了咸阳,回头却不得不让给项羽,自己被派到汉中去了。显示出当时的实力差别巨大。
要说范增的功绩,第一就是,让楚怀王来当名义上的首领,这个计谋是他出的。因为这个计谋,项羽得以在群雄并起的秦末,拉起怀王的大旗,聚拢了几十万将士。
再说范增的决断,他曾数次让项羽,抓住时机杀掉刘邦。也真实的提供给了项羽机会,比如鸿门宴,再比如后来有好几次楚汉相争中,刘邦战败求和,范增都要求项羽趁机灭了刘邦。最终都因为项羽自身的原因,没能杀掉刘邦。
如果仅从楚汉争霸的中间过程来看,确实是范增一人,帮助项羽长期占有优势。但是从趋势上来看,实际上范增起的作用没有那么大,因为实力对比是在不断变化的。
早期项羽强的时候,兵力是刘邦的五倍到十倍,这时候能打败刘邦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啊。而范增在打胜仗的时候说一定要趁机杀了刘邦,也不过是想早点结束战争罢了,并没有显得特别有才能啊。
后来楚汉形式慢慢发生变化,楚军与汉军实力变得相差无几,实际上范增是有责任的啊,他放任项羽杀掉楚怀王,使得诸侯离心,联合刘邦造反,形式直转而下。
再说范增之死。他其实是在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被项羽怀疑,自己告老还乡,然后死在回乡的路上的。如果他真的智谋长远,应该能防止这种情况啊。毕竟项羽是叫他亚父的,待他像亲生父亲一样,这种关系还能被人离间,他身上肯定是有原因的啊。看看诸葛亮被刘禅称作相父,他有中过反间计么。
所以,范增并没有想象中的,一人可抵刘邦的数位谋士啊。在他的支撑下,高起点的项羽的实力越来越弱,而低起点的刘邦的实力越来越强,难道仅仅是因为项羽的原因吗?
至于最后中了反间计,实在是因为他平常待项羽太过苛刻,身为臣子,而让君主难堪,这本身就是取死之道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