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有十个点,我刚刚看到一个观点:
“有钱人”看到的是机会,“没有钱人”看到的是障碍。
使我想起来有次看直播,有个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讲了一个年轻人在银行工作,有一次他们那招聘银行行长,他想去竞选,但是他很年轻,工作年限不多;竞聘需要演讲,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他都没有优势。
但是,他想竞聘成功,他想获得这个职位,于是他就找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同行业精英,向他倾诉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自己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目标明确后,他冲破了重重困难,克服了当众讲话的演讲恐惧,突破了专业知识的限制,最后在众多银行精英的比赛角逐中,竞选成功,他成了他们地区最年轻的银行行长。
这个实例,说明了这个年轻人有颗“有钱人”的脑袋,看到了的是“机会”,也抓住了机会。
看着这个年轻的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回顾过去自己在职场的每一幕,我发现自己拥有的是“穷人思维”。
在本部门主管辞职,领导找到我,希望我能接这个主管岗,这样的机会有好几次,一次,二次,三次,我都放弃了。
我害怕自己业务能力不强,我害怕和其他部门打交道,我害怕自己失去这份工作,就这样,我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一份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了20年。
曾经有次振源老师的课,他引用了一段 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话:
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们会成为言辞
小心你的言辞,因为他们会成为行为
小心你的行为,因为他们会成为习惯
小心你的习惯,因为他们会成为性格
小心人的性格,因为他们会成为命运
到明年,我就要退休了,我就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了,我又要面临新的生活,这也是一个挑战,我也想改变。
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和弘丹老师学自信力课程,我也在不断迭代自己的思维,弘丹老师经常引用“柏拉图”的一句话:
请为你的人生负起责任,你就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读了《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这个观点,我发现,那个年轻人看到的是机会,而我一直看到的都是障碍。
老师在自信力课程上告诉我们:
只要自己为自己负责,自我担当,即使深陷泥潭,也有能力从泥潭里一跃而起,活出奔腾的人生。
我要做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不惧任何挑战,我要做最好的自己。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成长,我可以点亮自己内心的明灯,照亮自己的人生,同样通过影响力法则,我也照亮他人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