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药性总义

药性总义

作者: 守药童子 | 来源:发表于2016-12-20 21:04 被阅读0次

    五味之义

    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

    五色之义

    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

    五味之用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 酸收、涩:收敛,用于下痢不止、汗出、舌头不能收回等。
    • 苦泻、燥、坚:用于湿气盛、壮阳、宣泄。
    • 甘补、和、缓:用于补药、调节相克的药物、拘急(抽筋、癫痫)。
    • 辛散、润、横行:用于发表(发汗、发散)、滋润(皮肤干燥、口干)
    • 咸下、软坚:坚(肿瘤、硬块)、攻下(肾结石等)。
    • 淡(蔬菜)利湿、利窍:

    四、阴阳之义

    • 凡药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味也。
    • 气为阳,味为阴。
    • 气厚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厚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
    • 气薄则发泄(发散),则发热(温燥),味厚则泄(降泻),薄则通(利窍渗湿)。
    •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 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
    • 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
    •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升降浮沉之义

    • 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 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浓者浮而长(象夏),味浓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

    • 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

    •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

    • 轻虚(蛇蜕、蝉蜕):病在表、头。重实(熟地):下焦、肾、骨。

    • 凡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
    • 以生苗者为根,以入土者为梢。
    • 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头,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虽一药而根、梢各别,用之或差,服亦罔效。
    • 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
    • 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
    • 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
    • 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药物归经

    • 凡药色青、味酸、气燥(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 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
    • 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 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
    • 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络,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

    异同之义

    药有相须者,同类而不可离也(如黄柏、知母、破故纸、胡桃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可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

    五脏补泻之义

    •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散为补,以敛为泻)。
    • 心苦缓(缓则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于肾为补,取既济之义也),以甘泻之。

    •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舒和),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

    • 肺苦气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泄之。

    •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坚固则无狂荡之患),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此五脏补泻之义也。

    • 急:拘急,肝主筋。

    六淫主治

    •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属木,辛为金,金能胜木,故治以辛凉。过辛恐伤真气,故佐以苦甘,苦胜辛,甘益气也。木性急,故以甘缓之。木喜条达,故以辛散之)。
    •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水胜火,故治以咸寒。甘胜咸,佐之所以防其过,必甘苦者,防咸之过,而又以泻热气佐实也。热淫故以酸收之,热结故以苦发之)。

    •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为土气,苦热皆能燥湿,淡能利窍渗湿,用酸者,木能制土也)。

    • 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相火畏火也,故治以咸冷。辛能滋润,酸能收敛,苦能泄热,或从其性而升发之也)。

    •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属金,苦属火,火能胜金,故治以苦温。甘能缓,辛能润,苦能下,故以为佐也)。

    •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土能制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苦而辛,亦热品也。伤寒内热者,以咸泻之。内燥者,以辛润之。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
      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药性宜明而施用贵审也。

    • 风症:在体内游走不定。

    • 寒湿:关节;湿热:内脏。

    • 火和热的差异:舌苔黄、干:火,舌苔黄、湿:热。

    子母相应之义

    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实。

    • 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
    • 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
    • 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
    • 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
    • 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
      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五行相克之义

    酸伤筋(敛则筋缩),辛胜酸;苦伤气(苦能泻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疏散腠理),苦胜辛;咸伤血(咸能渗泄),甘胜咸。此五行相克之义也。

    五病之所禁

    •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挛收引益甚也。
    • 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则阴益甚重而难举也。
    • 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则壅气胪肿益甚也。
    • 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益虚也。
    • 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也(咸能渗泄津液)。
      此五病之所禁也。

    五味之所伤

    • 多食咸,则脉凝泣(涩同)而变色(脉即血也,心合脉,水克水)。
    •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克金)。
    •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余。为金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补肝,惟多则为害)。
    • 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脾合肉,其华在唇,水克土,胝音支,皮浓也)。
    •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肾合骨,其华在发,土克水)。此五味之所伤也。

    药物命名

    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

    • 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之类);
    • 有因性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属水者入肾;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之类);
    • 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
    • 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
    • 又如红花、苏木,汁似血而入血之类),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 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是也;
    • 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是也;有以气名者, 、香薷之类是也;
    • 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参之类是也;
    • 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是也;
    • 有以时名者,夏枯、款冬之类是也;
    • 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是也。

    凡药火制四,煆、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

    • 酒制升提,姜制温散;
    • 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收敛;
    • 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
    • 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
    • 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
    • 陈壁土制,借土气以补中州;
    • 面裹曲制,抑酷性勿伤上膈;
    • 黑豆、甘草汤渍,并解毒致令平和;
    • 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
    • 去穣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药之为用,或地道不真,则美恶迥别;或市肆饰伪,则气味全乖;或收采非时,则良异质;或头尾误用,则呼应不灵;或制治不精,则功力大减。用者不察,顾归咎于药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练,思以荡寇克敌,适以复众舆尸也。治疗之家,其可忽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药性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fa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