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人说她一天看完了《布达佩斯往事:冷战时期一个东欧家庭的秘密档案》,让人佩服。我尽全力还用了两天半,毕竟厚厚一大本。
二战后,美苏冷战,苏联的小兄弟匈牙利也在铁幕东边,这几十年间发生了很多事。上世纪80年代末,东欧巨变,档案公开后,作者翻看自己父母的档案(上世纪50年代),才有了这本书。
很多“往事”,往往是死水微澜,即便历史并不久远,但一代人看上一代人的事,也会隔膜。
这是一个普通的匈牙利家庭,男女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匈牙利公民。但与大多数匈牙利人相比,这个家庭又不普通:丈夫马顿和妻子伊洛娜都受雇于美国新闻机构,马顿是美联社记者,伊洛娜是合众社记者。他们夫妻二人都在布达佩斯生活,为美国媒体写稿子。尽管他们热爱国家、忠于职守,但这特殊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在这个国家属于另类。
书的作者是马顿和伊洛娜的小女儿卡蒂·马顿,她通过已经解密的档案,写成了这本对父母的回忆录。
当父母的档案堆在作者面前时,她惊住了,档案竟如小山一样。
档案是谁记录的?如此多的档案里都记了什么?
档案的内容大多是父母的行踪,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被各种监视,吃什么、做什么、说什么……都被一一记录。记录者以告密者和秘密警察为主。秘密警察在后面遥控、布局,也用长焦偷拍,更多的是无处不在的告密者(包括邻居、保姆、同事、餐馆侍应生、理发师、邮递员、狱友),他们组成了一个无孔不入的“治安志愿者”队伍。这些人先是对他人生活的渗透和窥视,然后逐渐转变成秘密警察忠实的帮凶,定期向秘密警察汇报。
于是,这本书读来就挺沉重,我很难一次看三个小时以上。
当父母的档案堆在作者面前时,作者最初战战兢兢,这秘密档案里记录了父母不为人知的一面,但有没有父母不堪的经历(比如在高压下也充当了告密者)?好在,随着一页页档案翻开,她如释重负,她发现,即使入狱,深陷绝望,父母还是守住了底线,没有对他人落井下石,也没有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书里写到,匈牙利政府当局认为孩子是马顿的软肋,于是,经过一系列有组织的监视以及告密者的报告,秘密警察认为已扼住了令马顿俯首贴耳的命脉。殊不知,正是孩子撑起了马顿挑战强权的勇气。
作者的父母,尤其是父亲马顿的新闻人生光彩照人,被同行视为榜样。好几位后来成为著名记者和媒体机构负责人的新闻人,都说自己是受到马顿新闻报道的影响而投身新闻事业的。这些赞美,使这本书在沉重之外有了些轻松。
《布达佩斯往事》成书后,卡蒂甚至想把书献给曾经的秘密警察,以感谢他们用巨细无遗的监视记录帮助自己重新认识了父母。
这本书还记录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瞬间,比如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之后,匈牙利人获得了短暂的轻松;随后又引发了“匈牙利革命”(被镇压后称为暴乱);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极力鼓动“匈牙利革命”,但在苏联坦克开进匈牙利镇压时他又袖手旁观……
由于这些记录,读者得以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