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睁开眼,在脑子里安排起床后干什么:要做一下口部操,读会儿绕口令。口语表达学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要复习一下。普通话部分先不管它……
6:18分起来了,先倒了一小碗热水。这是长久以来的习惯性动作。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喝水。
水倒好没喝,打开手机,看微信读书。书友山楂树给我的读书排名点了赞。我的名次是二十七名,读书44分钟。想起来是昨晚录音看的书。录音之前先读一遍,有的字词发音需要查,还要领会和把握里面的角色,把我文本的情感基调。这费了些时间。自从学习普通话以来,很少看书了。这情况让我心里有些焦灼感。
看山楂树的主页。她一周前开始看《灵与肉》,给她这条动态点了赞。并把这本书搬到我的书架。(我的书架上不知道有多少本书了。很多都没看。绝大部分都没看。)她有一段读书的感受,我把它分享到我的微信群里。现复制如下:
我以前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书,我似乎是为了得到一个结局,看到这本书,也是因为我的天才女友那部电视剧,我带着强烈的欲望想看懂电视剧,后来我放弃了,我找到了这本书,然后我选择读下去,以往的时候我想看到故事的结局,我很期待,结局是什么,这次没有,我沉浸在每一个作者的当下,我仔细的感受,虽然我也会带有我自己的情绪,但她让我变得更豁达了,也许豁达更夸张一些,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讲,这本书让我对于我的人生有了新的看法这是真的,我们或许会成为期待中的人,或许阴差阳错得到了从未想过的那些盛名,我们努力,可能是为了包装自己,或者是挣钱,或者是做一些有钱以后可以做的事情,帮助曾经像我一样普通家庭的孩子们,也许吧,人生就是这样,我看不透,因为我不是天才,我也不会期待结局,我想,就这样,感知现在所有的,痛苦的,幸福的,没什么,我对结局说实话,没太在意,在作者的描述中,她教会了我太多,独立,或者疯狂,这几天我也有了很多颠覆性的思想,很解放,哈哈哈但是我放弃了,我还是那样,从个体到主体,做好每一个我该做好的事情,就像配合社会自动运转的螺丝钉。
主要还是她说的最后的话触动了我。“……做好每一个我该做好的事情,就像配合社会自动运转的螺丝钉。”
我也是一颗螺丝钉。不过我这颗螺丝钉有些松动,幻想着从原来的位置上滑落下来,滚到地上去。或者我从根上就不是螺丝钉,而是一颗螺母,机器晃动太厉害,我有点跟不上节奏,快从螺丝钉上掉下来了。对于从上面掉下来我有着期待。是不是老了的缘故?
又翻看自己看过的书。
《简单的逻辑学》。
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逻辑学是良好教育的真正支柱
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被强调得最多的,因为我们经常对之视而不见。
《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理论要联系实际。
第1章是准备,介绍了要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接下来两章是逻辑学的核心,探讨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第2章阐述了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而第3章的重点是论证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第4章探讨非逻辑思维的根源。最后一章第5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展开论述。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伦纳德·尼莫伊(好莱坞著名导演、演员、编剧)
不行,得做口部操了。唉,先吸一颗烟吧。吸烟要到屋外走廊里吸。还可以再看会书。还没喝水呢。喝了水拿着手机到外面继续看。
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01 全神贯注:……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全神贯注!我做不到,我是六神无主三心二意,我该做口部操了,不,来不及了,已经快七点了待会儿就该炒菜了。就看书吧。)
注意力要求我们对所处的每个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每个要素都作出敏捷主动的反应。全神贯注与被动接受是不兼容的。不要对周边的事务漠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学会关注细节,不因事小而疏忽。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别至千里了,我一直待一个地方待了三四十年了。当然这里说的不是物理上的距离。它说的是学习上的。可是学习上的怎么用里程来衡量呢?)
02 确认事实:
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事物即存在的实体,如动物、蔬菜、矿藏等。例如,白宫就可以看作事物的代表,而林肯被刺则可以看作事件的代表。事物是比事件更基础的存在形式,因为事件是由事物组成的,或者是由事物的表现形式组成的。在白宫举行国宴,首要条件是白宫和其他相关事物的存在,否则这个事件就不会存在。要存在无形的事件,有形的事物是其基础。
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只需实地去考察。如果它真实存在,就一定存在于某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是你可以到达的,就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确认它的真实性。
但是,对于类似林肯被刺之类的事件,如何证明其真实性呢?我们说这是一个事实,依据是什么?这个事件年代久远,我们无法直接找到证人求证。显然,我们自己不能证明其真实性,直接证据法已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求助于一些可以作为间接证据的事物。例如,官方记录(警局记录、死亡报告等)、当时的报纸、照片、回忆录、日记、国会档案等,所有这些不同领域的权威资料只能用林肯被刺是事实来解释。在这些史料的基础上,我们确认了此事件的真实性,由此,我们确认了一个历史事件的存在。
事实可以被认为是客观的,也可以被认为是主观的。事物和事件都是客观的,它们都存在于公众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主观事实是指,由个人亲身经历的或间接通过别人的经历确认的事实。例如,头痛就是一个主观事实,如果我经历过头痛,我就有第一手资料证明其真实性。但是,如果是你而非我头痛,我就只能间接地听你说你头痛的情形来建立我对头痛的概念。因此,主观事实的确认完全依赖于声称头痛者的可靠性。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直接确认事实:如果某个事物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亲自投身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条件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必须严格考察所获间接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确认事物的真实性。
03 观念与其对象
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我们只能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我们只能把握观念。观念是人类认知的工具,而非最终目的。观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正确观念能使此桥固若金汤。而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04 留意观念的本源:
观念产生的根源只能是其对象在外部世界的际遇。归根结底,观念能感知的来源依旧是独立于人脑意识的客观事物。
与事物接触得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
理解观念的关键点永远应该是它在外部世界的根源。
当我们说“确认事实”的时候,并不是说把这个关于现实的观念在大脑中确立起来。大脑中的观念,如我们所知,是主观的范畴,而我们所关注并意欲确认的事实,是客观的范畴。要确认事实,我们必须绕过观念直观外部世界。如果我们成功地为观念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了对应物,那我们就确认了一个事实。
我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定的观念,我称之为“猫”,其对应物是现实存在的猫。但是,如果我的大脑中另有一个观念“牛头马面”,它就没有对应的现实事物。类似牛头马面的观念就是主观事实,因为它仅存在于我的大脑中。
看到此处,赶紧炒菜。
最终,我没做口部操,也没有读绕口令。吸了三颗烟。
我看了一会儿了书。走马观花式的看书。
脑子和心还有眼睛没在一处。但细想,本来它们就没在一处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