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了大学,做了十几份家教之后才发现自己对于高中理科的某些知识理解反而更加深刻,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变成尘埃。自己也想了一下原因,突然发现原来背后有着十分深刻的区别,自己之前学习的过程一直都是不完整的,摄入知识——消化吸收——用于做题。以前在高中没有直观的感受,然而经过大学四年之后,却顿悟我一直潜意识里忽视了输出这一个环节,跟朋友分享,给还不懂的人解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这个输出的过程中,经过各种思想的碰撞,经过反复的思考,修改,最终沉淀下来,成为自己知识的精华。
想想自己大学四年,学过的知识又有多少,然而快要毕业的时候,却发现有用的却寥寥无几,是自己没有用功吗?是学校没有提供实践吗?是同学之间缺少合作吗?
我心里暗暗问自己。这些都是,然而最最主要的是我没有输出,没有将自己所学转化成实践,我学的很多,然而我学后转为让社会改变或者革新的没有。
记得,看过一个笑话,一个初中毕业的人加了个博士群,里面聊的很热闹,一看是:再讨论一滴水从几千米高空落下会不会砸死或者砸伤人。有的说要看空气阻力,有的说要看初速度,有的说要看砸在人的哪个部位。这个初中毕业生一看问了句:你们没淋过雨吗?顿时群里一片压抑的寂静!鸦雀无声!然后他就被踢出群了。这个不只反映了中国教育输入与输出不同步的现状,也反映了我们自己缺少自我输出的能力!
不过也有非常成功的例子,浙大的紫金陈,利用高中数学逻辑,物理,化学,语文写了谋杀官员系列的小说火爆网络,完美地体现了他对于高中知识的驾驭能力,以及超强的输出能力,当时看完他的三部曲后,第一感觉是非常易懂又非常人所能及。
输入,输出,要求我们对知识有着很深刻的了解,清楚它的由来,清楚它的用途,清楚它的价值。如果你要问我,最大的输出是哪里?我会告诉你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实践出真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