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七章毕生发展2
理论知识点:
1、在天性和教养协同作用下,儿童期的发展任务:习得自己的母语;与生命中重要的个体形成亲密关系;发展思考与推理的能力。
2、在儿童期,儿童对认识世界的心理能力是如果发展产生的?通过图式、同化和顺应。图式,知识的集合或者一般概念的框架,为个体生活中的话题、事件、物体、人物和环境提供预期的信息。同化,将新信息融入我们已有的世界观(图式)中。顺应,通过改变我们已有的观点来与新信息匹配。
3、儿童期思维认知的局限性:自我中心主义,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并认为他人对世界的看法是与自己相同的(三山实验)。万物有灵论,认为物体像人类一样具有生命和心理过程。中心化,只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少量的信息。不可逆性,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无法在对一系列事件或步骤进行思考之后再反向思维。这个阶段的儿童创造力最强。
4、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即理解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情绪与自己不同,且这些心理状态是他人行为的基础。你的心理理论决定了你对他人在特定情境中会如何反应的预期。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对他人行为的预期应该根据我们对这一特定个体的了解而进行调整。
5、社会化的发展任务:个体通过与父母、同辈和他人互动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主动性,也就是自己发起活动的能力,他们更有目的性,想自己选择穿什么,吃什么或者如何度过自己的时间。父母在这一阶段可以做一些什么,不过度要求孩子做一些他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比如:你为什么不能安静地坐着?),陪伴,支持,鼓励,都是经历,没有损失,只有收获。培养胜任能力,也就是认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同时意识到有些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知识点体验:
1、图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生活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和家里不同的人沟通交流不一样,不同的人满足他的不同需求,这是他已经建立了和不同人不同方式沟通的图式。比如,他想多看一会儿电视,爸爸妈妈要求比较严格,他会求助于爷爷奶奶的帮忙。
2、图式有适应不适应之区分。比如,爸爸在单位形成的“领导角色图式”带回到家里和老婆孩子用。妈妈的“老师角色图式”带回到家里管教孩子。
3、儿童的能力是天性中具备的,父母需要根据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提出合理的要求,执行规则,同时倾听孩子的想法,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都是经历,没有损失,只有收获。
![](https://img.haomeiwen.com/i4461101/4849aaa8a999caef.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