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测肺活量呢?”见学生没有人回应。大概“测肺活量有什么意义?”“要是测肺活量没用,我们测它做什么?”学生还是没人回答。见状,刚刚的3个问题,我又问了一遍。在问的过程中,我还没收口,一个学生举手了,我把问题问完之后,才让她起来回答。霎那间,我意识到,我有必要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连续问问题吗?学生是真的不懂问题的意思吗?我为什么不再多等一会儿,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哪有问题一抛出就能立马得到回应的。我真的是太啰嗦了。以后,我试着再等等看,在心里默默地数5秒,没人回答再换个问法,看看效果如何。而且,这三个问题,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第一个问题理解不清楚,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他们就理解清楚了吗?再问,我也应该问?肺活量测量的是哪个器官的?测量肺的数值,有什么意义吗?这样子问,是不是对学生的启发更好一些。今后,我会多等一等,多等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等等,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困惑。尽量减少自己不必要的冗长的无关的提问。也许,多等等,学生后面呈现的风景更好。也是淡定的一个方法跟小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