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兄弟姐妹的兄弟姐妹情,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就是“闺蜜”,“哥们”吧。曾经我身边有一群我以为这辈子都能让我骄傲的“哥们”情。可不曾想到的是,还没等我进入慢慢品味这段感情的年纪,大家早已渐行渐远。
作为90后的大哥大姐,除了自家兄弟姐妹,感情最好的就是学校里一起长大的那群玩伴了。
说说那群人的历史吧。小学的时候,我们那届一共3个班,那时候跟他们还并不是很熟,只知道某某成绩好,是班长云云。真正建立革命友谊是从初中开始的。
我们村没有中学,所以我们必须到隔壁村中学寄宿,这为我们革命情垫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在小学的时候,天天见,但并不是很熟,大家放学了也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由于初中的寄宿生活,放学了大家就会回到那个属于我们这些寄宿生的天地。时间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也广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几个玩到了一起。在那情窦初开的年纪,讨论谁谁谁对谁有意思啦,谁谁谁做了谁的女朋友,哪个班的谁谁谁学习成绩好。。。那段时间,真的很快乐。每周五放学,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骑着各自的自行车,浩浩荡荡的,谈天说地,无拘无束的。甚至有时为了延长这个时间,我们集体推着自行车,边走边说,欢声笑语减少了小小年纪独自寄宿在外地的我们的忧伤。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快,转瞬即逝。转眼,我们上高中了。中考过后,一群人当中,只有我孤零零的到了县城一中去,其他人基本留在离家较近的中学。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旅途,现在想,我之所以现在能够独立面对,独立生活,也就是从高中那时候起培养的习惯了。虽然地域把我们分开,但是在那个手机不是那么盛行的年代,我们通过书信继续畅聊。革命情,又进一步加深了。
转眼,大学,毕业,走入社会,不知不觉,我们都结婚成家了。让我伤心的事也随之发生 。
算下来,从认识到现在,快有二十年了吧。虽然那时候我们畅想着,我们的友谊会天长地久,畅想着等我们长大了就盖一栋属于我们的小楼,我们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只是所有只能是幻想。
分割点出现在其中某一个人结婚了,他是我们当中最早结婚的。曾经也是和我联系最频繁的一个,就算大学我们不在一个城市,就算我们是异性朋友(谁说异性不能有真友谊),我们经常煲电话粥。我们会聊到学习,会聊到周围的新朋友,会聊到彼此的另一半。放假回家的时候我们会到彼此家里拜访,会跟彼此家人打招呼,谁家盖房子了,我们会一起去帮忙搬砖,谁家有好吃的,我们会毫不客气的蹭吃蹭喝(我们不是亲姐妹就像亲姐妹一样,家人朋友早已熟悉这样的状态)。
可是当他和那个我们曾经玩在一起多年的对象结婚了,那个熟悉我们之间所有事的老婆结婚了之后,街上碰到了,他说,不能和你说太多话,我老婆会不高兴。去了他们家,他老婆冷冷的态度,让我明白,以前只能是以前,我们应该保持距离,并且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拉开距离了,至此,那哥们基本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还有另外一个哥们,偶尔的一次聊天,他竟说出“等你结婚了,我们友谊就到头了。”why?留下我一脸懵逼。只是他先结婚了,呵呵,又一个到头了的哥们。
让我寒心的是,我结婚了,邀请他们参加。到开席前一个小时都没给我打招呼,都放了我的鸽子。我知道了,真的到头了。
这不禁让我怀疑,这世界上,没有血缘关系的那些亲密关系,到底是否能够长久,到底要靠什么才能长久?他们给我上了印象至深的一课。
当然,我身边还有很多,就算很久不联系,一联系就能聊通宵,就算很久不联系,有事了大家必定出现的友谊。我从心底感谢那些人,至少他们让我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脆弱的。至于那些脆弱的感情,只能用不属于我的东西,终究留不住来解释了。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我还是衷心的希望他们在各自新的人生路途中能一帆风顺,各自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