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 想让孩子高兴是我们的天性,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要满足孩子的愿望。然而,如果我们通过牺牲规则来换取孩子的高兴,或者出于害怕而对孩子妥协,这时就需要提高警觉了。
早上7点阿姨叫哥哥起床,可是哥哥觉得阿姨叫的太晚了很生气。我坐在卧室里听到了声音,但是没有出去。10分钟以后哥哥穿好衣服后已经没有那么生气了,但是还是不太高兴。走过来第一句话就说要在iPad下载一个游戏。 我告诉他先刷牙洗脸才能玩游戏。哥哥拿起iPad就走了。我坐在床上反思:为什么不让他先刷好牙再拿走iPad呢?是不是也有担心他会生气,你是自己做妥协了。早上刚刚看了孩子挑战这本书。里面很多案例就是讲妈妈嘴巴上说说就行,行为上却是妥协的。我是不是也这样呢,反思自己似乎也经常如此。7:30看到儿子还在玩游戏,我问他牙齿有刷过吗?他张开嘴巴让我闻一闻,示意我他已经刷过了。
阿姨很着急,催促儿子去吃饭,怕他上学来不及。我提醒阿姨,让他自己选择,2分钟后儿子边看iPad边吃饭。这在我们家是一般是不被允许的,但是早上我没有阻止他?为什么呢?是担心他发脾气,还是觉得偶尔的妥协没有关系?
这几天我也在反思,儿子为什么经常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对我发脾气,大声说话,发怒……对他爸爸就比较少,以前我一直认为是孩子在我这里有安全感,觉得在我面前发火是安全的,因为我允许他发火。
今天看到《孩子挑战》这段话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有时候的妥协,让他感觉到我在取悦他,想息事宁人,所以他觉得可以通过发脾气来控制我呢?也许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吧,但是还是要勇敢地坚持原则,这样孩子才不会试探成人的底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