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了《哦,那个农村女孩》,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农村的孩子其实更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样他们的一辈子碰到的伤害才能更好的靠自己逐渐增加的见识去治愈,去解决遇到的难题,面对很多人生大事的时候才能更加理智更加有判断力。有些东西不一定是年龄可以给的,而是经历和教育。
社会发展如此迅速,见识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而见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来源就是教育,即读书,一层层读上去,到达了比较大的平台见识的也就更多。思考的也就会更多。
当然无论是哪里的孩子我都希望能见识到更多的东西,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我主要提农村教育,因为城里普遍比农村重视教育,而且城里见识到的东西普遍会比农村多,所以农村的教育农村的家长更要重视起来,不能只把孩子养大就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哦,那个农村女孩》里标题把农村放进去,也会把后来出场的“堂妹”描写的比较详细,其实归根结底她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受教育程度,再憨的人受过教育后总是会更多的去思考,拥有更多的变通的思维。
就像之前看到的一个长篇小说的前言提到过:
在一首来自十二世纪的非洲北部的诗里面这样写道:
可能吗,我,雅可布-阿尔曼苏尔的一个臣民,会像玫瑰和亚里士多德一样死去?
一个普通的臣民,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一个规矩的人,一个羡慕玫瑰的美丽和亚里士多德的博学品质的规矩人。
有这样一个人,他不知道有个外国人叫亚里士多德,也不认识玫瑰(他只知道那是花),他知道的事情很少,认识的人也不多,他只有在自己生活的小城里行走才不会迷路。当然,和其他人一样,他也有一个家庭,有妻子和儿子;也和其他人一样,在别人面前显得有些自卑,而在自己的妻儿面前则是信心十足,所以他也就经常在家里骂骂咧咧。这个人头脑简单,虽然他睡着的时候也会做梦,但是他没有梦想。当他醒着的时候,他也会追求平等,不过和那个雅可布-阿尔曼苏尔的臣民不一样,他才不会通过死亡去追求平等,他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他是一个像生活那样实实在在的人,所以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
这个前言片段很清晰的表达了两种人。而这些所有的区别只在于受教育程度的不一样,因为教育使人思考,而思考加见识使人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