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每个年代都有一些特定的符号和痕迹。很小的时候,县城逼窄的街道两旁种的都是巨大的歪脖子法国梧桐,遮天蔽日。在每个秋天无一例外都会掉下无数蒲扇大的黄叶子下来,四散飘扬,一群群黑压压的麻雀呼啦啦飞来飞去,隐约记得那画面有些莫名其妙的美。从街道上路过,经常会看见戴着蛤蟆墨镜、留着长头发、穿着牛仔喇叭裤的年轻人。更骚气的摩登青年还会一手提着三洋录音机,一手叉腰,走走停停开着很大的音量播放着邓丽君的甜蜜蜜。当年我二舅舅也干过那种事,我甚至还好奇地研究过他那台三洋用电的问题,四节粗大的一号电池,半天就没了,耗电不菲。自己掏钱买电池放歌给别人听,没有比这更傻的事情了。不过因为那个时代大家都那么干,他也不想落后。
我爱蜗家小区到我爱蜗家小区门卫室执勤就快一个月了。众所周知因为程序上的一个bug,高音喇叭、红䄂章、通行关卡、装甲车⋯⋯这些情景悄然再现。从2月19号开始,新更换的程序员为了彻底封堵漏洞,下达了最严禁行令。超市、药店均拒绝普通市民进入,街道也实行禁行,彼时我爱蜗家小区真正蜗居的日子拉开了序幕。这个小区有3栋5个单元109户385人,在禁行令下达的第二天,门口通行量显著减少。但随后代购食物、药品、分发蔬菜的事情纷至沓来。得知从千里外的云南蒙自运过来十卡车爱心蔬菜和物资,心里十分感动。自从18年秋天匆匆一别,云飞你们都好吗?
每次有免费的爱心蔬菜,我都尽力去单位争取,因为但凡有免费这种好事,业主们也总是乐意的。按种类来说,先是大白菜、田藕、白萝卜,还有芹菜、芋头、洋葱和南瓜,有一次甚至分到了十几箱柠檬。有好几次分发,都是请小区热心居民参与一起动手,分装、登记、维持秩序,大家都自觉排队领取。大大咧咧热心肠的水果商杜老板跟义工协会的小龚、做装修行业的刘老板参与分发了一次洋葱、白萝卜和芹菜以后,说什么也不干了,因为那天干完了以后,却被A栋的一个婆婆指着鼻子责骂,说他公报私仇,故意分一袋子焉不拉几的蔬菜给人家。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人都莫不活生生的可爱,各有各的故事。这些普通的生活场景,比起过年时窝在家里看的那部连续剧《情满四合院》更加真实和精彩。几个回合的免费发放过后,小区业主们的凝聚力显然增强了,也对我们防控工作组工作越发认可。但是几次大规模的发菜运动过后,使得他们喜欢经常在院子里聊天、评论,也不听劝说,在禁令期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上午不知哪里来的督查组,一脸严肃的两个人,悄无声息地把公车停在路旁,伸长脖子向小区里面张望、拿出手机拍摄照片。进入小区检查了一番以后,板着脸强调了小区内人员不能聚集的问题。这使我心情一下子低落了起来。午饭后在物业办公室跟几个业主聊起这件事,他们都说别担心,写封感谢信,而且所有业主都签名来证明我们的努力。虽然感动,但还是拒绝了这么骟情的举动。想起有一次同为防控组、又是小区业主的李老师说要他在电视台上班的儿子拍个新闻来报道一下我们防控组事迹,也是婉拒了。
蜗在家的小家伙27号,单位送来一些香蕉和木瓜,仍旧是云南驰援的爱心水果,查了一下近期新闻,应该是腾冲地区过来的,只是数量不多,显然无法在小区各户分配。转念一想,叫物业小陈调取了小区目前在家七十岁以上老人的数据,一共九名。针对七十岁以上老人这个群体发放一是物资数量差不多,二是其他业主应该不会有太大意见。晚上小陈说,防控组李老师让把他母亲也在表上登上去,那就十名了。第二天,因为觉得物资不够多,把那箱老庚从媳妇儿娘家果园采摘的正宗山东苹果带过来,凑到一起分装了,刚好装满十个塑料袋。跟物业任爹、小陈、义工小龚逐户上门发放。这些蜗居在家的老人们看起来都还气色不错,对禁令的执行也没有过多的抱怨,对于我们上门送爱心这事都表示感恩、十分客气。九户老人家发放工作很快完成,到物业办公室整理图片。刚刚坐下,物业任爹把余下的几个木瓜和一些苹果装进一个袋子,麻利地拿给了小区保洁的蒋师傅:"领导说你辛苦了,这是领导给你的"⋯⋯我在一旁愕然。过了一会儿,他又跑到门卫室来跟我说,有一个九十一岁的老人因为提供不了身份信息,小陈没在名单上记上去,现在老人家人有意见。我说,怎么刚刚发完又有这种事?爱心物资分配的事情一定要统筹安排,现在东西刚刚分完,又多出来一户,多被动,只有单独再想办法解决了。后来了解到,这一户业主是物业任爹的同乡。说起任爹,52年生人,个子不高,削瘦、走路做事风风火火,在麻港镇某村干了三十多年村书记、后来到这个鱼龙混杂的小区负责物业。蜗家小区前几任物业经理做不到一年都被业主气跑了,唯有他做了近四年,还是顺顺利利。看来多年基层行政工作炼成了面面俱到的本领,应付这一个小区的大小事情还是如鱼得水的。
物业任爹我爱蜗家小区地理位置毫不起眼,但对于居家来说显然是个好位置,闹中取静,通达便利。自年初到这里执行防疫任务,才惊讶地发现我认识的两位诗人也住在这里。一位是这段时间在门卫室朝夕相处的李老师,出了一本诗集《雕刻人生》。有一天在门卫室闲聊,给我看了一首他的《打水漂》。
《打水漂》诗歌描述了作者百无聊赖的一个下午,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仅比发呆多一些肢体动作的打水漂活动,在他笔下却有了一丝与世无争的感觉。相信这是他早期的作品。
另一位诗人是四毛。说起来与他们二位的相识,皆是因为高才同学邀约黄石文联向天笑、胡晓光老师前两年的一次来访。胡与李为文坛旧识,也是故地重游了。因为都好写诗,李老师约诗人四毛一起陪同。那天我把午餐安排在锡山果园,喝的是梁子湖,宾主尽欢,于是就有了向天笑老师笔下那首豪气冲天的把梁子湖喝上锡山顶。
向天笑:《在通城的锡山上喝酒》多么洒脱和狂放的诗情,向天笑老师总是能以朴实的文字和巧妙的构思释放出无限张力,妙不可言。
高才是我大学时的患难兄弟,过命的交情。那时候他总是胡子拉碴饿着肚子趴在下铺写东西,没饭吃的时候我们也一起去四处觅食,他至今记得我从家里带去的那瓶霉豆腐的味道。我们做过一个短命的文学社团,叫石头诗社,而且私下瓜分了仅有的两个头衔,他是社长我是主编。这首《通城印象》被汉诗选载。
石高才:《通城印象》四毛哥是我所见过集财富与诗才于一身,且一直笔耕不辍、精品不断的诗人。我很庆幸这一点,因为在本地,坚持这些精神层面爱好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李老师说他的诗歌作品明显受席慕容的影响,不过在我看来早就跳出了桎梏,形成了自己的辨识度很高的独特风格。令我诧异的是,自派驻蜗家小区以来,三十多天没见他下过楼,慎之又慎。倒是物业任爹,每次有人帮四毛家中送食物过来,马上屁颠屁颠儿地送上楼去,后来才知道他也是开发这栋楼盘的老板之一。
巜蝙蝠》这两天单曲循环一首歌。如果你看过《半部喜剧》,一定会被那首改编过的如果我不是我打动。虽然电影剧情无比操蛋和残酷,印证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一逻辑,但我认为音乐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至少让我记住了这部荒谬电影的名字。
我爱蜗家的小院如果你是本地同乡,一定能看得出图片标题的这个梗。
网友评论